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探索着神、自然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在三者之中做出的选择,也是人对自身价值与能力的肯定。教育,作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是以塑造人为责任和义务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的色彩,所以在教育中发扬人文精神已经成为现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历史学科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人文精神的发扬也自然成为今天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我们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曾在历史中犯过很多错误,并把人文精神误认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东西而加以否决。即使在今天人文精神的研究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观点。的确人文精神由于其比较丰富的内涵和宽泛的含概范围使人们在理解它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障碍。但是我们这里所谈到的人文精神并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仅仅是把人文精神局限在历史教学中,在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仅发挥其在教育方面的内涵。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是指以个人的发展为基础,承认人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并强调发挥人的价值与潜能,让人体验生命的价值,以理性的现实为基础,关注人类命运,注重世界共同发展,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自从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学改革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而且这些成果都不约而同地抹上了人文精神的色彩。例如,课程标准的制订,其“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就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精神;教材编写的竞争性、多样性也使教材从知识传递的唯一工具转变成了教师选择使用的参考性资料;教师地位发生转变,由高高在上的“师”转变为平等互敬的“师”,这种师生关系的转变同样也体现着人文精神的理念。但是从人文精神同现代历史教学改革的关系来看,这种对于人文精神的体现仍是一种形式上的改革,对于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本质内涵的理解和切实贯彻仍需要学者、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所以在历史教学改革的观念上、目标上,在历史教学改革同历史学科的关系上以及现今已经提出的一些改革措施中,对于人文精神的体现仍需进一步的加强。我们希望今后能够通过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审美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把人文精神渗透进历史教学中,同时这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