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作为人类社会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在给人类带来文明和进步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新世纪的混凝土不仅要满足作为结构材料的要求,还要尽量减少给地球环境带来的负荷和不良影响。因此,突破传统混凝土材料的范围,发展可植被混凝土,寻求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当前混凝土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研究”课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这种新型混凝土不仅拥有传统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更赋予其新的特性,是一种能保护环境,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环保混凝土。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依据,本文就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的配合比技术、基本力学性能、抗冻和抗冲刷耐久性以及应用性能这四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骨料种类与粒径、水泥品种与掺量、水灰比是无砂大孔混凝土配合比技术中的控制因素。通过试验分析各种因素对无砂大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孔隙率以及沉浆面积三方面性能的影响,确定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的最佳配合比。另外,对无砂大孔混凝土试件的成型方法、施工措施提出建议。
2.通过与基准混凝土做抗压强度、劈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的对比试验,分析不同配合比因素下无砂大孔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无砂大孔混凝土试件的受力破坏形态不同与基准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均低于相同设计强度的基准混凝土。
3.采用正交法试验分析水灰比、水泥用量和骨料级配三个配合比因素对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抗冻和抗冲刷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骨料级配和水泥用量分别是影响其抗冻和抗冲刷性能的重要因素。用骨料级配为5~15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kg/m<3>和水灰比为0.35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较好的抗冻和抗冲刷耐久性能。
4.采用正交法试验分析水灰比、水泥用量和骨料级配三个配合比因素对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连通孔隙率和沉浆面积率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骨料级配和水泥用量是影响这三个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用骨料级配为10mm~20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kg/m<3>和水灰比为0.40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工程应用性能。
5.利用PVC管材制成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透水性试验装置,进行透水系数测定试验,分析不同配比因素下无砂大孔混凝土的透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