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ia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作为人类社会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在给人类带来文明和进步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新世纪的混凝土不仅要满足作为结构材料的要求,还要尽量减少给地球环境带来的负荷和不良影响。因此,突破传统混凝土材料的范围,发展可植被混凝土,寻求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当前混凝土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研究”课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这种新型混凝土不仅拥有传统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更赋予其新的特性,是一种能保护环境,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环保混凝土。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依据,本文就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的配合比技术、基本力学性能、抗冻和抗冲刷耐久性以及应用性能这四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骨料种类与粒径、水泥品种与掺量、水灰比是无砂大孔混凝土配合比技术中的控制因素。通过试验分析各种因素对无砂大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孔隙率以及沉浆面积三方面性能的影响,确定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的最佳配合比。另外,对无砂大孔混凝土试件的成型方法、施工措施提出建议。 2.通过与基准混凝土做抗压强度、劈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的对比试验,分析不同配合比因素下无砂大孔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无砂大孔混凝土试件的受力破坏形态不同与基准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均低于相同设计强度的基准混凝土。 3.采用正交法试验分析水灰比、水泥用量和骨料级配三个配合比因素对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抗冻和抗冲刷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骨料级配和水泥用量分别是影响其抗冻和抗冲刷性能的重要因素。用骨料级配为5~15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kg/m<3>和水灰比为0.35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较好的抗冻和抗冲刷耐久性能。 4.采用正交法试验分析水灰比、水泥用量和骨料级配三个配合比因素对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连通孔隙率和沉浆面积率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骨料级配和水泥用量是影响这三个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用骨料级配为10mm~20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kg/m<3>和水灰比为0.40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工程应用性能。 5.利用PVC管材制成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透水性试验装置,进行透水系数测定试验,分析不同配比因素下无砂大孔混凝土的透水性。
其他文献
混凝土由于长期遭受腐蚀介质的作用,导致混凝结构性能劣化,耐久性能降低而提前发生破坏,由于腐蚀造成结构耐久性退化己成为土木工程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叉筒网壳是运用曲面交叉的方式创造出的一种造型新颖的网壳结构形式,一般它利用简单的圆柱面按一定的交贯方法组合而成。具有建筑上美观,结构上合理可行的特点。以薄膜力为主
对预应力高强度钢材的腐蚀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研究,一直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研制和应用高耐久性预应力材料将是提高预应力体系耐久性的主要手段。 缓
该文概述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并根据中国国情,设计了一套经济实用的建筑垃圾循环再生骨料制备的工艺方法,对再生骨料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进行了归纳和总
针对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外墙由于场地受到限制而使模板工程无法达到工作面要求的情况,施工单位通常采用坑壁作为外墙外膜而单侧模板系统作为其内模的施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场
学位
隔震结构的许多优点,已经逐步被工程界所接受,隔震设计作为一种实用的新型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有较大区别。寻找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完成结构隔震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人们在关心建筑结构经过加固改造后达到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也越来越
目前,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其主要构件在工厂中制作加工,然后在工程现场直接安装,施工周期短,效率高,节省现场作业量。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与国家推行的住宅产业化发展
中低层房屋采用叠层钢板橡胶支座进行基础隔震,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抗震能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即当隔震建筑遭遇地震波中的低频成分时仍存在发生类共振的可能性。由于隔震层的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