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钩栗是亚热带地区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也是一种优良的珍贵用材树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钩栗自然资源少、果实产量不高的现状,以湖北恩施、福建建瓯、湖南浏阳、桑植和永顺等5个不同地理种源钩栗种子和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对种子形态特征、品质、苗期生长性状和光合特性等各项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源间钩栗种子和幼苗的差异,综合评价了5个种源各项种子及苗期生长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宜在湖南省推广应用的优良种源,掌握了钩栗苗期生长特点和光合特性,为钩栗苗木生产管理提供了指导意见,也为钩栗苗木培育和优良种源的选择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间钩栗种子的长、宽、高和百粒重等形态特征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种源钩栗种子的百粒重为344.87~442.44g;钩栗种子的含水量较高,表明种子不耐贮藏,不同种源种子的含水量在39.29%~46.01%之间;淀粉是钩栗种子有机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为341.93~385.35 mg·g-1;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为20.99~24.86 mg·g-1,蛋白质含量在10.43~17.38 mg·g-1范围内;经青苔湿藏后种子的场圃发芽率和快速测定种子活力的结果较高且一致,说明种子的生活力很高。不同种源钩栗的种子品质差异显著,说明了不同产地的地理气候因子对钩栗种子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2、钩栗1年生实生苗生长节律符合Logistics方程,呈明显的S型曲线,表现为“慢一快一慢”的生长节奏。钩栗苗期生长缓慢,1年生实生苗苗高为14.84~19.77cm,地径为2.63~4.07mm,单株生物量为3.28~3.85g,钩栗比较不耐干旱,不同种源的苗木茎根比反映了种源的抗旱能力,结果与苗期表现一致。不同种源间的苗高、地径生长、生物量累积以及茎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钩栗优良种源的苗期选择具有较大的潜力。3、钩栗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在春季、夏季和秋季3个季节中呈现为“双峰”曲线,在冬季则呈现为“单峰”曲线,4个季节钩栗的日均P。值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钩栗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效率(Rd)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且夏季光合优势明显。钩栗的光合能力在生理上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具有阳性树种的特点。4、不同产地的地理气候因子不但直接影响钩栗种子的品质,而且还通过对钩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来影响钩栗幼苗的生长。对不同种源钩栗进行综合评价,初步认为湖北恩施种源是最适合在湖南生长,并且作为珍稀阔叶乡土造林树种的优良种源,湖南桑植种源可以作为第二优良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