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喘汤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儿童及大鼠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riy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定喘汤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导大鼠肺炎免疫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幼龄大鼠肺炎模型,运用Elisa方法检测分析RSV感染后各组大鼠血清中免疫细胞因子(IFN-γ、IL-4、IFN-γ/IL-4、IL-10、IL-13、IL-33、IL-17)的变化,从而反应RSV感染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失衡的机制,进一步研究定喘汤对RSV感染后大鼠体内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阐明定喘汤防治RSV感染的作用机制,为减少RSV感染后哮喘发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1.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SV感染组、利巴韦林组、定喘汤组,每组各9只,除对照组外,余各组均用RSV(Long株)病毒予大鼠滴鼻,滴鼻后对照组和RSV感染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各干预组分别给于相应的药物灌胃。通过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肺指数、病理改变情况等指标,来评估定喘汤对大鼠RSV肺炎的防治作用。2.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各组大鼠的血清免疫细胞因子IFN-γ、IL-4、IL-10、IFN-γ/IL-4、IL-13、IL-33、IL-17 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RSV感染后第7天,与对照组大鼠相比,RSV感染组大鼠一般状态及肺组织病理情况均较差,肺指数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与RSV感染组大鼠比较,定喘汤组及利巴韦林组大鼠一般状态及肺组织病理情况均得到改善,肺指数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利巴韦林组大鼠与定喘汤组大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血清中各细胞因子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RSV感染组的IFN-γ和IFN-γ/IL-4降低及其余各项指标均升高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感染组比较,定喘汤组 IFN-γ 和 IFN-γ/IL-4 升高,IL-4、IL-10、IL-13、IL-33、IL-17均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利巴韦林组比较,定喘汤组IFN-γ升高,IL-33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定喘汤能减轻RSV感染后大鼠肺部病理损伤,有效防止RSV感染。2.RSV感染大鼠后血清中Th1相关细胞因子下降,Th2相关细胞因子上升,机体出现Th1/Th2平衡漂移。3.定喘汤干预RSV感染的大鼠后可以明显抑制Th2相关细胞因子反应,增强Th1相关细胞因子反应,对RSV感染后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第二部分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目的:从Th1/Th2平衡角度探讨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血清中免疫细胞因子(IFN-γ、IL-4、IFN-γ/IL-4、IL-10、IL-13、IL-33、IL-17)水平的变化,来阐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其日后发展为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于大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小于2岁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毛细支气管炎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同龄儿童为正常组,观察两组儿童免疫细胞因子的指标变化。2.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正常组患儿及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血清IFN-γ、IL-4、IFN-γ/IL-4、IL-10、IL-13、IL-33、IL-17 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清中各细胞因子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毛细支气管炎组的IL-4、IL-10、IL-13、IL-33、IL-17水平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与相关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机体处于Th1/Th2免疫失衡状态。
其他文献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上,国有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却也是问题频发的对象。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的实际状况,可以借鉴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以及
<正>在中小型风能设备制造行业发展过程中,前几年形成了一个下降的趋势。2015年、2016年在低端运行了两年,2017年平行的发展趋势没能保持住,又下了一个台阶。近几年中,所统计
会议
关系资本能促进企业绩效的创造吗?各行业之间存在差异吗?选择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上市公司327家作为样本,对选择的13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主成份因子,并赋予关系资本含义,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