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和碳酸酐酶对岩溶区微藻稳碳能力影响的模拟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4477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藻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碳固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碳酸酐酶(CA)在微藻CO2浓缩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对于微藻利用岩溶水体中的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的稳碳能力以及环境因子和CA对岩溶区水生微藻稳碳能力的影响尚研究较少。本文自主设计了一种气升式防贴壁藻类培养装置,以从岩溶区水体中筛选得到的小球藻(Chlorella)和栅藻(Scenedesus)为研究对象,用模拟岩溶水进行培养,分别在外源添加微藻CA及CA受抑制情况下,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和HCO3-浓度对微藻固碳能力的影响。此外,进一步收集微藻培养过程形成的沉积物进行降解实验,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所产生沉积物的降解程度。本文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当光照强度和HCO3-浓度增加时,微藻生物量和产生沉积物的量都显著增加(P<0.01)。而且,当HCO3-浓度较高时,CA增强组和对照组的生物量和沉积物量的增长率高于CA抑制组。上述结果说明在较高HCO3-浓度和较高光照条件下,CA作用下的微藻能够利用更多的无机碳。  (2)在微藻培养过程所形成的沉积物中检测出无机碳的存在,且在小球藻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Ca2+减少量与小球藻稳定期生物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R2=0.41,P<0.01),说明微藻对HCO3-的利用可能促进了岩溶水中Ca2+的沉积。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在前12d内迅速分解,至48d时其降解率基本稳定于63.29%-97.22%之间,说明微藻利用的无机碳在转化成有机碳后可能形成一定量的难降解有机质,而且,高浓度HCO3-以及高光照条件下微藻培养过程形成更多难降解有机质,具有更强的稳碳能力。  研究结果揭示了光照强度、HCO3-离子浓度以及CA对岩溶区水生微藻稳碳能力的影响,为科学认识微藻及其CA在岩溶生态系统碳增汇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优质煤炭储量不断减少,为了缓解我国能源压力,高硫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高硫煤因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不能被人们很好地利用,因此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作为癌症诊断、预后和疾病监控的重要指示物。外周血中CTCs极度稀少,因此其有效分离非常具有挑战性。当前有两种方法用来分离CT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