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一代大师王国维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的内涵、来源及对其人生的影响。我们以王国维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叔本华哲学为基础,来比较分析王国维在人生哲学上的主张。我们看到,王国维哲学大体上搬用了叔本华的观点。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意志的表象,而意志的核心则是欲望,欲望是无限的,而欲望的满足却是有限的,因此,人的一生都经受着不能满足的痛苦。叔本华对人生采取一个所谓的悲观主义的态度,而为王国维基本继承。从王国维早年不多的哲学著述看,他更多地只是在做叔本华思想的译介,而少有自己的发挥和批判。王国维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应用叔本华的观点来分析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些基本概念,这是一个中西比较以及概念史的研究,王国维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对性、理、命做了至今看来都非常有深度有力度的梳理。不过,由于他站在叔本华悲观哲学的立场,得出的结论都是悲观消极的,由于这三个概念都是伦理学的重要概念,是哲学人生观的重要表现,因此,王国维的结论不可避免地要导致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对人生的总体态度上采用悲观的立场和方式。虽然人永远不可能脱离痛苦,但叔本华以及佛教还相信解脱或来世,而王国维却不信,这一点更增加了他对人生的无望消极态度。
接下来我们分析王国维在《红楼梦》研究中表现出的人生态度。王国维在文学批评上仍然采用悲观主义哲学为其立场,可是对红学来说,考证或索隐方面都已有许多探索,而用悲观主义,尤其是用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来解说红楼之谜,还是比较新颖的。王国维此举使红学研究令人耳目一新,取得了突出成就。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在研究《红楼梦》的过程中,真正想要探索的仍是人生。他利用尼采的观点对叔本华解脱论进行了批判。由于解脱实为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观的一个出路,而王国维拒绝这一出路,我们得出结论,他不得不陷入到一个既悲观又苦闷的境地。如果说文学研究能间接表现出王国维的人生取向和态度,所谓借红楼说自己,那么他自己宝爱的《人间词》,就直接表征了他个人的人生态度。我们寻出他的许多词句,充分展现了他苦闷彷徨忧郁的心境。这些都是悲观主义的充分表现。
最后,我们落实到王国维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来,观察悲观主义人生观如何对他的实际人生产生影响。经过对他生平的考察,尤其是众说纷纭的沉湖自尽,我们完全可以看到王国维对待自己的人生的确是悲观的、无奈的态度,他彻底地坚持了悲观主义人生观,走了一个悲剧的人生道路,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