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本质过敏症(Dentinal hypersensitivity,简称DH)是临床上常见的以冷热刺激或咬合不适为典型表现的口腔临床症状,牙齿磨耗导致牙本质小管暴露是其主要病因之一。治疗牙齿磨耗导致DH时主要考虑牙齿磨耗程度和敏感程度,症状较轻的DH常采用药物脱敏治疗,而症状较重或者牙体组织缺损严重的患者,可考虑采用充填术、冠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然而,药物脱敏的远期疗效不佳,修复治疗又存在磨除牙体组织等缺点,患者接受度均较差。若症状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各种治疗均无明显疗效,就必须考虑根管治疗。激光治疗DH的方法自临床应用以来,就受到广大口腔医生和学者的认可,并认为其最有可能成为理想的脱敏方法。目前临床上治疗DH的激光主要包括:Nd:YAG激光、CO2激光、He-Ne激光、半导体激光、Er:YAG激光及Er,Cr:YSGG激光等。尤其是Er:YAG激光具有特征性的光热效应和生物学效应,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更佳的疗效,显示出更大的优势,所以Er:YAG激光备受口腔医生推崇,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牙齿敏感患者的治疗中。Er:YAG激光治疗DH主要是利用Er:YAG激光的热效应,使敏感区域的暴露牙本质瞬间熔融而热凝成致密的熔融层,阻止牙本质小管内异常流动的液体,从而达到脱敏的目的。近年来,临床上应用Er:YAG激光治疗DH愈加广泛,且均认为Er:YAG激光参数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外比较不同激光工作参数治疗DH疗效的研究工作较少,且如何调整治疗参数,治疗参数与预后疗效有何关系尚没有共识;而且针对磨耗所致DH的Er:YAG激光的治疗研究更是少见。因此,本研究从离体实验中探索Er:YAG激光治疗DH的照射距离、照射能量和照射时间的应用范围,同时筛选出最佳参数组合,并对最佳参数组合进行临床疗效验证,以期从基础到临床、从离体到在体为临床上应用Er:YAG激光治疗磨耗所致DH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内容包括:第一部分Er:YAG激光治疗磨耗所致牙本质过敏症照射参数的离体分析研究首先,在离体DH模型上通过扫描电镜牙本质小管形态学,并图像分析牙本质小管暴露面积及牙本质小管封闭率,结果证实:R02手具的适宜照射距离为3cm-4cm,R14手具的适宜照射距离为2cm-4cm;两种手具的适宜照射能量为0.4W-0.6W;适宜照射时间为每1cm2照射20s。然后,按照上述实验得出的照射距离、照射能量和照射时间范围,交叉组合成15组照射参数,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照射后的牙本质小管横截面和纵截面形态学、并分析其牙本质小管暴露面积和牙本质小管封闭率,进行酸蚀磨耗实验。结果证实:R02手具采用(0.5W,3cm,20s/cm2)组合参数照射、R14手具采用(0.5W,3cm,20s/cm2)或(0.6W,3cm,20s/cm2)组合参数照射,能够最大程度封闭牙本质小管,抵抗酸蚀和磨耗,为后续临床试验奠定了实验室理论依据。第二部分Er:YAG激光治疗磨耗所致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试验研究本部分实验中,我们利用第一部分实验优选出的三组Er:YAG激光最佳组合参数治疗不同程磨耗度所致DH患者的疗效。通过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我们发现在前期筛选出的三组Er:YAG激光组合参数(R02,0.5W,3cm,20s/cm2)、(R14,0.5W,3cm,20s/cm2)及(R14,0.6W,3cm,20s/cm2)均可以有效治疗DH,且即刻效果良好,术后一周时得到最大疗效,随后疗效逐渐减弱,但至术后6个月时仍能持续有效的封闭牙本质小管,表现为患者的VAS评分仍明显低于治疗前。本研究的创新点:1、全面、综合分析了能量、时间、距离等工作参数在Er:YAG激光封闭牙本质小管方面的影响;2、针对磨耗所致DH建立离体模型,筛选出最大程度封闭牙本质小管的Er:YAG激光照射参数组合;3、将离体实验与临床试验相结合,有效验证了Er:YAG激光治疗牙齿磨耗所致DH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