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河北海兴平原区航磁异常特征,选择合适的磁测数据处理方法,对海兴地区磁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河北东部平原区是否存在超大深部矿进行了预测研究,经钻探验证,揭示出磁异常是由深部较厚的太古界变质岩所引起,是形成变质铁矿的地质条件。在研究航磁异常的基础上,划定地面磁异常范围,收集前人地质资料,进行地面磁测野外工作技术设计;然后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数据整理,进行物性测定、日变改正等,绘制原始磁测异常平面等值线图,在此基础上确定精测中心剖面位置并进行高精度测量;之后对磁测数据分析处理,结合山东平原区找矿经验,对原始异常进行各种有效地试算和处理;并结合钻井和测井资料,确定引起磁异常的异常体产状,埋深和规模,建立平原区综合方法找矿的模式。本文通过收集以往基础地质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磁测资料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对异常区进行分区确定异常单元。根据磁异常的数学物理特征,对实测磁异常进行必要的数学加工处理,使之满足数据转换的需要。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研制的重磁处理软件对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处理转换,获得多参数多参量的信息,对每一处理环节不同参数进行试算,评定计算结果。由于勘查区属于中纬度地区,异常测量的参数是ΔT,受斜磁化影响严重,因此采用化向地磁极的处理方法,将ΔT化为ΔZ⊥,即将ΔT转换为垂直磁化情况下的垂直磁异常,可以使异常简单化,便于解释;其次对化极后的磁异常进行延拓处理,确定最佳处理参数,通过试算,找到最佳延拓高度;并进行磁源重力异常等的处理,得到磁源重力异常,与磁异常进行对比,进行重磁异常的对应分析,确定重磁异常的相关性和同源性,以便对异常进行正确的地质解释。应用磁异常处理技术,对磁异常精测剖面数据进行人机交互式正、反演计算,结合区域地质及钻井资料,对海兴磁异常中心剖面进行反演解释,分析在海兴平原区寻找深部矿床的可能性,推断引起航磁异常的地质原因,最后建立平原区综合物探方法找矿模式。该工区内高湾—大山近东西向叠加磁异常带主要是由断层抬升的磁性较强的含辉石变质岩类相对富集引起,通过对钻孔岩心标本磁性测定,认为太古界变质岩属中等磁性,由航磁及地磁异常向上延拓结果可知该异常源向下延深很大,属于规模巨大的深部磁性体。与山东颜店航磁异常比较,海兴地磁异常与重力异常重迭较少,重、磁不同源,据钻孔资料推测该平原区深部成矿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