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县(市、区)级地方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各地政府及财政部门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方面作出了积极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的来看,各地还存在财政支出“缺位”与“越位”并存、支出结构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等问题。党的十七大会议对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也在教育、卫生、社保、环保、新农村建设等民生事业发展方面指明了方向。县级财政是加强地方公共财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县级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影响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水平,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鄞州区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及模式与县级财政基本相同,财政收入规模居全国前10位,综合实力排名居全国各县(市、区)第11位。
该区作为沿海发达县(区),在努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的同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免费义务教育、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在公共财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该区在财力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遭遇了存量资金支出难优化、新增财力具体投向难确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管理措施难跟进等困惑。本文以鄞州区为例,对县(市、区)级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优化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措施,明确鄞州区财政支出应重点投向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服务业等十个领域,并提出了要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绩效评价、政府采购等财政支出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