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青藏高原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植被的绿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植被绿度产生了什么影响?不同海拔地区的植被是否响应不同?不同的地形在植被绿度变化中是怎样影响的?NDVI是研究植被绿度变化中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基于Landsat和MODIS两种卫星遥感数据,对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区的植被绿度变化进行分析。我们使用了多种时空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针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植被的绿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植被绿度产生了什么影响?不同海拔地区的植被是否响应不同?不同的地形在植被绿度变化中是怎样影响的?NDVI是研究植被绿度变化中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基于Landsat和MODIS两种卫星遥感数据,对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区的植被绿度变化进行分析。我们使用了多种时空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针对我们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展开了科学的研究与分析,并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海拔的植被绿度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对冬夏两季多年NDVI数据按照不同海拔划分,分别进行了相关统计,冬夏两季的植被绿度变大,但是不同的季节和不同海拔表现出来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冬季植被NDVI大于0.3的植被覆盖范围扩大了50%左右,夏季的扩大范围只有5-10%。在冬季,海拔越高的地区植被生长的速度越快,低海拔的年际变化率接近0值,随着海拔升高稳步提升,在海拔超过5000 m之后年际变化率普遍超过0.003,有的地区甚至可以达到0.005,这种情况夏季相反。NDVI等值线运动速度随着海拔变化的运动情况在冬夏两季节特点相同,低海拔地区NDVI等值线向上移动最高速度达到15~30 m/年,高海拔地区向下移动,等值线移动最快速度约为-10~-20 m/年。(2)地形和海拔对青藏高原地区冬季与夏季的植被绿度影响不同。夏季的植被随着坡度的升高NDVI从最高时的0.7~0.5下降到了坡度大于40°之后的0.3~0.1,这种现象冬季相反。夏季与冬季的NDVI等值线运动速度会随着坡度的变大从20m/年的运动速度增加到大于60 m/年的运动速度,坡度越大的地区各个方向之间的差异性越明显。阳坡地区的NDVI等值线的运动速度比阴坡地区分布的更为集中。(3)虽然地形的变化会对植被的绿度变化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气候条件仍然是影响植被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青藏高原的北部对温度和降水的敏感性多数范围在±150 m/℃,南部在±300 m/℃之间,南部的敏感性更大。坡度的增加也会增大3-5倍植被对温度的敏感性,而且这些地区内植被的方向差异性也很明显,朝南的方向和朝北的方向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他文献
随着微加工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传统的半导体器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探索新型的电子器件,人们把研究焦点转移到电子的自旋属性上,发现当尺度在纳米范围内,自旋比电荷更具有优越性,并由此发展了自旋电子学。二维材料和稀磁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以其在自旋电子学领域的潜在价值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选取六方磷化硼(h-BP)、立方相二氧化锆(c-ZrO_2)以及二氧化锡(SnO_2)为研究对象,以密度泛函
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网络,每一个网络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内在关联。无论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生物网络,蛋白质网络还是学术网络,都可以成为网络研究的对象。这些网络存在很高的关联性和重叠性,非常值得挖掘和研究。随着计算机各方面的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络开始大量浮现,对于这些网络的分析也变得更加迫切。社区发现就是一种网络分析的手段。社区发现算法有助于对社区的发现和
近年来,恶性肿瘤或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肿瘤极其复杂的发生发展机制,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策略尚无法有效抑制肿瘤的恶性进展,且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从而严重影响了其临床应用。目前,大量临床证据表明,肿瘤联合治疗策略可有效解决单一策略疗效差的问题。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既能有效杀灭肿瘤,又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化疗联合治疗新策略具有
《新世界》作为一份集文学性、科普性和政论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杂志,在问世之初便成为苏联文学生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杂志从创刊号就以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宗旨。这一杂志是众多伟大作品的见证者,因所刊发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多样的体裁样式,鲜明的特色而备受海内外学者关注。国内外对于《新世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史、所刊发的重要作品、杂志主编及其创作研究与翻译这三个方面,从文学批评角度对杂志在20世纪50-
战备工程建设是军队全面建设的一项长期性重要工作,是提高我军防御作战能力、保障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举措,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战
尽管掺杂非晶硅作为载流子选择性接触(Carrier Selective Contact,CSC)薄膜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的高效率硅异质结太阳电池中,但其较高的光吸收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电池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寻求和应用宽光学带隙(低光吸收)的CSC材料成为简化工艺、提升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手段。本研究课题采用热丝氧化升华沉积(Hot Wire Oxidation Sublimation Deposi
通过向多环共轭芳烃引入等电子结构的硼氮键来替代碳碳双键可以构建出新型的硼氮掺杂多环芳烃,近年来,硼氮掺杂芳香烃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论文在设计、合成新颖的1,2-
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是目前解决温室效应问题的有效方法,该反应因为能在常温常压下,使用可再生电力作为能量来源,将CO2还原为增值化学原料或燃料而被人们广泛研究。在该领域,
作为改良工件性能的最后一步工序,热处理在机械加工中占据着不可代替的位置,对于大型锻件的热处理更是如此。大型锻件的热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其受影响因素众多,边界换热条件复杂使得它在热处理中有很多不可控的方面。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大型锻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不得不需要在它的热处理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大型锻件的性能数据库缺失,热处理过程中各变量变化无法实时观察,使得这项工作有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