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慢性透析患者逐渐成为社会中一个庞大的群体,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辅助治疗药物的不断出现,患者生活质量也得以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口渴症显现为大多数患者的主诉,但因为慢性透析患者大多无尿或少尿,必须控制入液量,于是口渴与控制饮水量成为一对影响透析患者高质量生活的矛盾。然而,我们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口渴感的具体发生机制,也没能找到能够特别有效缓解口渴感的方法,正在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医耳穴疗法源于中国传统医学,又与西方医学全息理论相结合,堪称非药物疗法中西合璧的典范。【目的】本研究将耳穴疗法引入到透析患者的整体治疗,尝试运用耳穴按压疗法控制慢性透析患者口渴症状,进一步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发挥中医药治疗在终末期肾衰的特色和优势,并为寻找有效、精确的穴位按压点及适宜的刺激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在透析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耳穴选择原则及当前已知的口渴症中西医机制选择主穴和配穴,以口干渴强度评分表(XQ)为口渴评定依据,同时测定血压、血生化,计算患者Kt/V、日净增体重百分比,对比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观察耳穴治疗口渴的效果。【结果】耳穴治疗4周前后前后对比,透析前平均动脉血压、血钠浓度、血浆渗透压及Kt/v没有发生明显变化(p>0.05)。完成试验的慢性透析患者口干渴强度评分(41.73±17.53)高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患者的评分(37.3±24.2)。在治疗4周的时间内患者口干渴强度评分变化显著(p<0.05),且随治疗时间递减,日净增体重比例也有下降趋势,但各周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口干渴强度评分比较,阳虚与阴虚(或兼阳虚)患者口干渴强度评分比较,差别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日净增体重比例与口干渴强度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口干渴强度评分与透析前血钠浓度及血浆渗透压无相关性。此外实验中有些患者在口渴感缓解的同时,耳鸣、失眠、便秘症状也有所减轻。【结论】口干渴强度是引起间期体重增加过多的重要原因之一,耳穴能有效控制透析患者的口渴感,且疗程越长治疗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