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患者的发病、临床特征和采用蒂上端适度位置结扎卵巢静脉、解旋及回复扭转的瘤蒂这一术式的疗效,以及观察兔附件扭转采取保守性手术后,患侧卵巢卵子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能力。方法一.附件扭转患者的发病、临床特点及改良术式的研究:对从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诊治并行改良术式医治的16例附件扭转患者采取临床资料分析。二.保守性手术后兔卵子IVF及胚胎发育能力的研究:2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n=8)仅接受开腹手术,48h后摘除双侧卵巢;扭转48h组(AT48h,n=8)将双侧附件顺时针扭转3圈(1080°)固定于后侧腹壁,于48h后摘除;复位组(AT48h+4w,n=8)双侧附件扭转48h后解除扭转,于4星期(28天)后摘除双侧卵巢。将所有摘除的卵巢采用切割法回收卵子,计数获卵数及优质卵子数,并行IVF,观察其受精率、卵裂率以及优胚率。结果一.附件扭转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改良术式的研究1.16例蒂扭转患者中发生在左侧者7例(43.75%),右侧9例(56.25%);术中见患侧卵巢肿瘤大小约6~14cm,平均为9.94±2.62cm;术后病理显示卵巢成熟型畸胎瘤占5例(31.25%),卵巢浆液性囊腺瘤3例(18.75%),卵巢粘液性囊腺瘤4例(25%),卵巢巧克力囊肿、卵泡膜细胞瘤及黄体囊肿各占1例(6.25%)。2.所有患者从自觉下腹开始疼痛至采用此术式治疗的时间为8~72小时,采用高位卵巢静脉结扎手术保留患侧附件后无一例发生栓塞,患侧卵巢血流在约15天后恢复正常,60~90天后彩超可检查到患侧卵巢内有卵泡生长。二.保守性手术后兔卵子IVF及胚胎发育能力的研究对照组和复位组获得的卵子数(37.63±10.78、32.18±16.9)虽高于AT48h组(29.56±7.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质卵子数(19.86±7.97、14.63±10.46)均高于AT48h组(5.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组卵子体外受精以后,对照组和复位组的受精率(58%、52.8%)、卵裂率(45.6%、43.8%)及优胚率(38.4%、32.8%)显著高于AT48h组(31.5%、20.8%、6.5%),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对照组获得的卵子数、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虽然均高于复位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当女性患者以下腹急性腹痛前来就诊,临床医生该仔细详问病史,尤其患者既往是否患有附件区肿物病史时,再结合妇科专科检查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应准确及时诊断出附件扭转。对于青年及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中要综合患者本身状况及肿物情况,以及卵巢切面有无活动性出血情况来判断其生机,尽可能保留患侧输卵管及卵巢。2.采取瘤蒂上端位置分离并结扎卵巢静脉、解旋及回复扭转的蒂,核出肿物、修补剩余的卵巢来治疗附件扭转的患者,为安全及有效的,值得妇产科医师的采用。3.兔附件扭转对卵巢卵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其获得的优质卵子数以及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有所下降;但随着患侧附件解旋及复位后,获得的优卵数以及卵子的IVF和胚胎发育的能力均可恢复至正常,提示兔附件扭转在48h内解除扭转能够成功保留卵巢卵子的受精及胚胎正常发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