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糖尿病同伴支持组长培训课程体系并评价其效果。 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确定同伴支持组长的角色和任务,以此为依据初步构建糖尿病同伴支持组长培训课程体系,采用Delphi法通过两轮咨询21名专家加以检验和完善。选拔具有担任糖尿病同伴支持组长潜质的糖尿病患者,应用已建立的课程体系对他们进行培训,培训后对其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量表测评,同时调查其对培训课程体系的评价;考核合格的糖尿病患者开始糖尿病同伴支持组长工作,组长工作后每6个月访谈一次,了解其对糖尿病同伴支持组长培训课程体系的评价,评估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结果: 1.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5项同伴支持组长一级能力、17项同伴支持组长二级能力和52项培训课程内容指标。 2.34名糖尿病患者完成为期6天,总培训时间24学时,理论、研讨、实践相结合的糖尿病同伴支持组长培训课程,第一轮考核糖尿病知识、角色扮演评估、自我效能基本技巧、自我效能高级技巧,合格率分别为88.24%、91.18%、85.29%、79.41%,第二轮考核全部通过,成为合格的糖尿病同伴支持组长。被培训者对培训体系满意度(五分制)评价得分为3.41±1.02~4.38±0.70分,对培训方式(五分制)评价得分为3.74±0.79~3.88±0.73分,对培训者(五分制)评价得分为4.56±0.50~5.00±0.00分。 3.根据访谈结果,经过同伴支持实践后,组长们认为培训课程既能提高组织同伴开展小组活动的能力又能帮助组长自身实现行为改变,做组长既可助人又可自助。成功的小组活动主要依靠组长,组长需要具备热情、善于交流、责任心、平等待人、宽容大度等特质。经验交流座谈会能够提供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平台。 研究结论: 1.本研究建立的糖尿病同伴支持组长培训体系内容设置齐全、分类合理,培训时间、周期和课程强度安排适度,可为中国规范化糖尿病同伴支持组长培训研究提供借鉴。 2.本研究所建立的糖尿病同伴支持组长培训课程体系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