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民生建设过程中,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此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也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公立医院在我国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国家财政状况发展的经济状态以及承受能力等都和公立医院的改革息息相关,此外,公立医院的发展状况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相连。特别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县级公立医院,不同于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主力军,在满足县域内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映了县域医疗卫生发展的最高水平,县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建设任重而道远。本文就县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改革展开分析和讨论,首先针对此领域,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和梳理,并且对县级公立医院、医院公益性服务等基础概念进行了科学的说明,县级公立医院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总指挥,为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公益性就是按照基层群众的意愿,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公平便捷、合理定价的医疗环境。此外,本文还解释了政府职能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并且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县级公立医院开展公益性改革的历程、和取得的初步成就,随后分析了公益性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公立医院公益性本质、县级公立医院的特殊性、公益性淡化现象都需要县级公立医院进行公益性建设。结合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出针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TOPSIS分析方法,对部分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进行了评估分析,明确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事实和严峻趋势,存在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基层居民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县级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不完善、缺乏合理的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等问题。最后,对各县级公立医院开展公益性改革的具体方向进行分析,并且从不同的着眼点入手,对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加强提出应对策略以及改革意见,政府要落实完善对医疗服务机构投入补偿方式,促使其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改革价格形成支付机制,确保提供基本社会功能的公益性的底线;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的治理模式,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体系,构建和创新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经营管理机制、医务人员激励机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健全医德医风监督机制,改善工作人员医疗卫生服务态度,提高诊疗效率,保证服务的质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医疗环境,从而促进公益性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