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检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并用洛伐他汀进行实验性干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肾I/RI中非依赖降脂的肾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230g±20g,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n=10)、肾缺血再灌注0h组(n=10)、再灌注4h组(n=10)、再灌注12h组(n=10)、再灌注24h组(n=10)及洛伐他汀组(n=10)。夹闭肾动脉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再灌注不同时点检测肾组织MCP-1蛋白的含量(ELISA方法);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光镜下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并进行肾小管评分,同时,观察洛伐他汀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正常情况下,肾脏组织中MCP-1蛋白有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0h(单纯缺血)即可观察到肾脏组织中MCP-1表达升高,至4h达到峰值,随后其水平逐渐下降,应用洛伐他汀(缺血再灌注4h)干预后,血Cr、血BUN分别比单纯缺血再灌注4h组降低6.34%、11.62%(均p<0.05);肾组织MCP-1蛋白表达减少(p<0.01);病理组织学肾小管评分降低(p<0.01)。结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肾脏缺血再灌注中表达呈动态变化。洛伐他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MCP-1的表达,减轻肾功能损害,提示洛伐他汀除了具有降低血脂的传统作用外,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免疫调理的新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