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如今已成为表达民意、畅通民情、集中民智的重要途径,渗透进了公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领域,成了公众喜闻乐见、不可或缺的社会生活方式。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重要转型期,社会矛盾及问题的累积使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出发生频率高、领域广、影响力强的局面。这给我国地方政府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 本文以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理论为视角,以近年来上海市各级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为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效,表现为:政府网络公关意识增强、初步建立起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地方规章和制度、建立与网络媒体的互动关系、通过新媒体拓宽与民众的交流途径。但同时应看到,我国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应对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政府的网络舆情危机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在网络信息公开方面尚缺乏应有的自觉,没有负责有为的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专门机构,政府对网络舆情回应敷衍了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政府公信力不足、网络舆情监测手段落后、缺少专业的政府公关人才、体制内民众利益表达渠道不够畅通。为此,应积极借鉴美、韩两国地方政府的有益经验,采取以下措施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水平: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分析,不断优化网络舆情应对的策略与方法,借助社会专业力量引导网络舆情发展方向,加强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