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尔扈特蒙古东归后,焉耆地区蒙古族在新疆蒙古族各部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拟以《民国新疆焉耆地区蒙古族档案选编》和《近代新疆蒙古历史档案》两部档案结合相关资料,在以往传统的社会研究目标基础上并探讨其社会领域是否具备现代化气息。全文一共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介绍了选题意义、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为民国焉耆地区行政区划与蒙古族社会之组成,对焉耆地区行政区划及两部落的由来进行溯源爬梳,对论文涉及地域与部落等进行界定,解决蒙古族社会构成的问题。第三部分为政治部分,围绕盟旗制与县治废立历程变迁和蒙古族政治参与两大视角对蒙古族政治实践进行展示与分析。第四部分为经济方面,从畜牧业和农业两大分类出发,从经济结构、问题表现入手,表明焉耆地区是一个封闭性强、原始、落后的传统型经济。第五部分为教育章节,围绕各种教育发展脉络,指出民国焉耆地区教育既有发展又有制约瓶颈,并对发展原因、成效及局限性均作深究。第六部分是对焉耆地区蒙古族政治、经济、教育是否具备相应的现代化及影响现代化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论述。第七部分是结语,以现代化对前文各过程研究作统一总结,主要有三个小结论一个总括:焉耆地区政治现代化的倾向已经得以凸显;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颇为缓慢;教育现代化的趋势渐为明显。所以,此时的蒙古族社会已有具备渐入现代化发展轨道的迹象,但仍主要表现为一个由传统向现代化进程过渡的社会。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在阶级色彩浓厚的民国时期,焉耆地区蒙古族社会现代化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由是,要实现焉耆地区社会现代化,就必须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