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平衡一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6年9月,作为G20主席国的中国将绿色金融纳入G20议题,研究如何推动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绿色金融,如何提升全球金融机构的绿色化程度以及如何提高资本市场向绿色产业配置资源的能力。而作为绿色金融这一热点的分支——“绿色信贷”,在我国自2007年起至2016年正好走过第10个年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响应号召,近年来每年披露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总结一年来的绿色行动。因而研究信息相对公开的绿色信贷话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针对绿色信贷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定性的研究,如对绿色信贷实施的必要性、理论基础、现存问题、国际经验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在以往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定量的研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绿色信贷的实施短期内对银行财务绩效产生的影响。首先,本文介绍了绿色信贷和赤道原则的相关概念,从企业社会责任、银行业环境风险管理和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绿色信贷背后的理论基础。其次,从商业银行外部的政策发展历程和内部的实践成果两方面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十年间的发展,其中商业银行内部的实践从绿色信贷政策、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和绿色信贷实施成效三个角度总结了各家银行的实施状况。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践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接着,本文从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成长性四个角度搭建了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体系,并从这四个方面分析了绿色信贷对财务绩效的作用机制。再者,本文利用SPSS20.0和Eviews8.0软件对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12-2015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选取了13个财务指标来构建财务绩效的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得到了14家银行的财务绩效综合得分,为下面的回归分析做铺垫。进而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短期内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存在负效应的结论。本文从绿色信贷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实证的样本量角度讨论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论存在矛盾的原因。最后,本文总结了上文的结论,并针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存在的问题以及长期财务绩效的实现提出了政策建议,政策建议从政府和社会外部宏观层面的支持和银行自身建设和管理微观层面的提高两个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