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背景下拥车居民通勤方式转移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ananjing313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家车通勤者通勤方式转移模型的研究以通勤者出行决策为基础,分析影响城市居民使用私家车进行通勤出行的因素,希望通过对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可控影响因素进行引导和调整,提高城市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通勤出行结构,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改善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状况,为通勤者提供便捷、舒适、高效和安全的出行服务的同时,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基于出行行为理论,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研究:(1)在对国内外出行方式转移研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总结了通勤出行者数据获取的调查方法和分析方式转移因素的模型,分析了国内外在此研究领域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2)基于济南城市综合交通调查的结果,总结影响通勤者使用私家车进行通勤出行的主客观因素,通过对国内外对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观因素研究,提出私家车出行者方式转移的基本假定,构建私家车通勤者通勤方式转移的选择集。(3)设计开展针对SEM建模分析的RP-SP联合调查,将潜变量调查引入以私家车通勤者为调查对象的RP-SP联合调查中,通过文献查阅和在实际调查中进行修正,总结了在RP-SP联合调查中加入潜变量调查的问题和问题颗粒度设计及数据处理分析方法。(4)建立私家车通勤出行者搭乘网约车出行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停车满意度描述私家车区别于顺风车服务水平,分析早高峰时段出行者自身经济条件及停车满意度,顺风车服务水平这些潜变量对私家车通勤者放弃私家车选择搭乘顺风车的影响。(5)建立私家车通勤出行者沿途搭载乘客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私家车通勤者在通勤途中成为顺风车主意愿与自身经济条件、停车满意度及通勤载客体验的关系。在出行智能化、经济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下,选择私家车通勤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引进潜变量调查的RP-SP联合调查获取私家车通勤出行者出行方式决策的相关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私家车通勤出行者出行方式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城市制订出行引导政策,提高城市智能出行平台服务水平,引导私家车通勤出行者使用更加集约化的出行方式,充分利用交通资源,缓解通勤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其他文献
"天下"观念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摄和支配包括政治在内的一切领域的核心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儒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常常利用具有理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对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对于社会文化有着越来越高的标准。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群众文化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
为解决蓝宝石基片在研磨抛光过程中,表面容易产生划痕、裂纹、亚表面损伤、去除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固相反应的半固着软质磨粒加工技术,研发了一种具有优良抛光性能的半固着
本文从体育及体育消费的特点出发,对体育服务产品的定价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目前我国数控加工中常用的刀具主要有环形铣刀、球头铣刀、平头端铣刀等,由于环形铣刀具有球头铣刀和平头端铣刀的双重优点,因此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关键
该文针对高填方路堤的特点,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模拟填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并结合ANSYS分析软件,对施工过程中高填方路堤的沉降问题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与实测结果及传统计算方
实验资料表明,0.02-0.08mm之间的架空孔隙是引起极强湿陷和强湿陷的主要原因;0.008-0.02mm之间的支架孔隙是引起中等湿陷和弱湿陷的主要原因;不同湿陷性的黄土孔隙组合不同,极强湿陷和强湿陷黄土的突出特
本文对316L不锈钢进行了室温及873K下不同应变幅下的单轴拉压、纯扭、比例及非比例圆路径、阶梯路径的应变控制循环试验。同时,展开多步加载单轴棘轮试验,考察在室温及873K下的
本文以Mg-13Zn-17Y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OM、SEM、TEM、XRD以及EDS等手段来分析测试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研究压力的变化(常压、1GPa、2GPa、3GPa)对合金凝固组织、物相以及
目的建立NF-κB转基因细胞模型。方法 RT-PCR方法扩增P65基因片段;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不同细胞;Western blotting验证蛋白表达;利用荧光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