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土地已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农村建设用地面积并未减少,导致建设用地总量逐年增加,加重了耕地的压力,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因此,急需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从而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城镇建设用地的有序扩张与农村居民点的逐步拆并相结合,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展了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忽略了地区经济状况差异对整理工作的影响。关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也较少,缺少深入的研究。本文对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的方法。并应用于郧西县,以期丰富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实践。本文在郧西县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整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为其布局提出了优化调整的方案。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面,总结了常用的测算方法(人均用地标准、户均宅基地标准)来计算农村居民点理论整理潜力,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来测算出现实整理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的方面,利用Voronoi图空间分割的特性,进行点集密度分析,根据居民点分布形态形成初步分类,在此基础上对郧西县地区的发展潜力进行建设适宜性分区。然后,结合分类分区结果,确定不同空间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郧西县农村居民点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其中景阳乡、六郎乡、观音镇的实际整理潜力均在250hm2以上;30.02%的现状居民点适宜城乡一体化整理模式;17.35%的现状居民点适宜中心村整理模式;44.43%的居民点适宜村内合建整理模式;8.20%的居民点适宜搬迁整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