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农村版、更是新农村建设的拓展和提升,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涉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的系统工程。牡丹江市美丽乡村坚持集约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牡丹江市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具有田园民俗特色突出、集群化水平高、产业支撑强、物质条件基础好等特点,通过示范带动、整治人居环境、侧重产业支撑等做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提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事业稳步发展、文明程度大大提高的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笔者认为牡丹江市的新农村建设从2006年开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试点村建设阶段、星级村建设阶段、美丽乡村基础建设阶段、美丽乡村扩大推进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步,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步推进,形成了多元化投入、集约化建设、集群式推进、精品化示范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向面拓展、由表及里延伸。但牡丹江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同时,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财政投入有限、村集体经济薄弱、垃圾污水处理体系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老旧、精品村层次不高数量不多等等,都需加快发展和建设的步伐。通过分析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经验,得出对牡丹江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应加大政府支持投入、鼓励群众主动参与、成立农民合作组织、培育新型农民。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并存着机遇,要进一步认真研究新形势、谋划新思路、明确新任务、制定新措施,抢抓发展机遇以及改革红利,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探索适宜牡丹江市新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振兴发展,在新形势、新政策下,因地制宜,科学分析,结合牡丹江市本地特色与优势,探索出适合牡丹江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对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