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与乙醇(酒精)消费量,即日均饮酒量及滥饮酒有关。研究表明,人日饮酒50克,连续5年以上,可造成肝损伤。饮酒量和持续时间与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有直接关系,而与酒的种类关系不大。如果饮酒量大于50~120克/天,则发生率增长5~25倍;若饮用纯酒精300克/天,7天后可出现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理是进入体内的酒精90%在肝脏代谢,它能影响脂肪代谢的各个环节,最终导致肝内脂肪堆积。因此,检测人体血乙醇浓度,对酒精性肝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机动车和拥有驾驶执照的人员数量迅速增长,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其中因驾驶员饮酒与醉酒造成的交通事故大约占20%。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一直没有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和定量检测血乙醇浓度的方法及其检测仪器。当酒后驾车人员面临交通警察处罚时,还“理直气壮”地要定性处罚证据。目前,血乙醇浓度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顶空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呼气法和固化酶电极法等。顶空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是血乙醇浓度分析的较好的方法,顶空色谱法还是参考标准方法,但均需要血浆或血清样本,因此要进行复杂的样本预处理,受试者必须到医院或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