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中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后角膜厚度变化与屈光回退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之间在我院眼科接受检查及相关治疗的110例患者(220眼)按年龄大小分三组,青年组为18-25岁,共计40例(80眼);中青年组为26-35岁,共计40例(80眼);中年组为36-45岁,共计30例(60眼)。于LASIK术后1周、1月、3月、6月等时间点检测三组患者角膜厚度的变化情况;于LASIK术后1月、3月、6月等时间点检测三组患者发生屈光回退的变化情况;同时于LASIK术后1月、3月、6月检测三组患者角膜地形图的形态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检测的角膜厚度情况进行比较,青年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各个时间段间检测的角膜增生厚度差值进行比较,青年组>中青年组>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患者发生屈光回退比率比较,青年组回退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角膜地形图变化情况比较发现,随手术后随诊时间的延长,角膜表面形态的不规则性有逐渐完善修复的趋势,且这种修复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年龄较轻的患者术后角膜增生明显,也更容易出现屈光回退现象,而术后角膜地形图由不规则向规则转化的能力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