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交通工具主要通过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以大气沉降方式造成对农田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是一种不可逆的环境污染,公路土壤—农作物系统一旦发生这种污染,不仅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对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对保护土壤生态系统、农作物食用安全以及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G325国道在南宁市良庆区路段是整个G325国道的最终段,并纵贯良庆区四个主要城镇,由北至南依次为良庆镇、那马镇、大塘镇、南晓镇。G325国道良庆区路段总长度73公里,路面宽度9米,车道数2,是南宁市沟通周边省市的重要公路。本文以广西南宁市G325国道良庆区路段为研究区域,于那马镇、良庆镇、南晓镇、大塘镇选择四处样地为采样点,分别采集了紧邻交通主干道一侧的土壤和水稻样品,通过对土壤、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揭示交通污染对公路路域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⑴G325国道良庆区路段土壤、水稻重金属含量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随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特征,峰值一般集中于20~50m范围内,在5~50m范围内受重金属影响比较严重。⑵在良庆区农田重金属元素被测的五种元素As、Cd、Cr、Cu、Pb中,综合四镇农田重金属测定结果,土壤中As、Cd、Pb的含量已超过了该地区土壤环境参照值。这表明在路域200m以内农田的土壤、水稻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四镇采样点都已产生重金属积累问题。⑶通过对比四镇样地中水稻各部位重金属含量发现,Cu在水稻体系中各部位含量较高,其次为Cr与Pb。五种重金属除Cd外,在水稻各部位中积累顺序由高到底依次为:根>叶>茎,Cd在水稻中的积累顺序为:根>茎>叶。总体来说,良庆镇与那马镇水稻体系中重金属含量水平较高,最低值也保持在2mg/kg左右。⑷良庆区土壤重金属与水稻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稻中重金属As与土壤Cr呈极显著正相关,水稻Cu与土壤Cu、Cd呈显著正相关,水稻Pb与土壤Cr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重金属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的元素组有:(Cd,Pb)(Cu,Pb)(Cu,Cr),其中(Cd,Pb)属于具有高度性相关关系元素。因此可以初步判断,以上两组元素中的每一个元素有可能来自同一种污染源(即表明它们之间同源性很高)。As、Cr与其他元素相关性很弱,表明它的积累独特,可能属于外源积累的较多。通过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关分析发现,Cu、Pb与土壤p H值存在一定相关性,并呈现极显著相关性。其余三个元素则与p H值相关性并不显著。As、Cr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相关性,与Cd、Cu、Pb相关性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