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芝作为传统的名贵药材,其生物活性功能已被相关领域普遍认可,特别是灵芝多糖更是广大研究者的研究重点。本文以紫芝菌丝体为原料,对紫芝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结构鉴定、免疫调节和抗溶血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以下结果:利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紫芝菌丝多糖提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浸提时间4 h,温度90℃,料液比1:30,pH值7.0,按此条件浸提1次,紫芝菌丝体多糖的得率为9.56%。将经过3次Sevage脱蛋白处理的紫芝粗多糖LZ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 S-200 HR凝胶柱结合分离纯化,得到LZa-1、LZb-1和LZc-1三种单一多糖组分,分子量分别为7498 Da,22827 Da,95614 Da。多糖组分LZa-1、LZb-1,LZc-1与特征试剂反应、紫外全波段扫描和刚果红实验,结果显示,这三种多糖均不含淀粉、蛋白质、酚类和核酸等物质,且不具有三螺旋结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LZa-1呈珊瑚状结构,表面光滑,伴有突起小泡,末端无凸起、光滑;LZb-1呈圆盘形结构,表面分布着圆形泡状结构,圆盘状结构有凹陷和空洞;LZc-1呈柏叶状结构,其间清晰可见棒状结构,并伴有凸起的椭圆状小型聚集体,末端为圆形且无分枝。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LZa-1、LZb-1、LZc-1都有多糖的特征峰,且亚基均可能是由含酸性单糖残基组成的聚合体。LZa-1中存在α-吡喃糖苷,LZb-1中存在吡喃型糖环和甘露糖,LZc-1中存在α-吡喃糖苷、β-吡喃糖苷和有甘露糖。GC-MS测定结果表明三种多糖均由鼠李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对应的摩尔比依次为0.94:0.50:1.68:26.91:4.80:17.12、1.05:1.56:20.66:1.97:5.77:12.16和1.53:0.61:4.02:5.16:4.25:23.28。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结果表明,LZa-1主要由1→2、1→3、1→4和1→6糖苷键连接而成,LZb-1主要由1→2或1→6、1→3糖苷键连接而成,LZc-1主要由1→4、1→2或1→6、1→3糖苷键连接而成。核磁共振的氢谱和碳谱中均出现了糖类的特征峰,得到的糖苷键类型、单糖组成和异头碳等结果与红外、单糖分析结果一致。多糖LZa-1、LZb-1和LZc-1结构的差异,导致生物活性的不同。利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证明三种组分均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活性,能够促进免疫因子NO、TNF-α和IL-6的分泌,且三者均表现出较强的浓度效应。其中LZa-1的免疫调节活性最高;利用抗AAPH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模型,证明LZa-1、LZb-1和LZc-1均有较好的抗AAPH氧化溶血的效果,三者的抗溶血效果均有较强的浓度效应。在抗溶血实验中,多糖通过抑制红细胞内活性氧(ROS)的过量产生,使红细胞内抗氧化酶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保持在正常的生理范围,抑制脂质过氧化,维持红细胞内“氧化应激-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使细胞结构维持稳定。抗AAPH氧化溶血率效果依次为LZa-1>LZc-1>LZ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