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绿洲条件下,密度对春小麦产量及重要农艺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hubiao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籽粒产量是单位面积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的综合表现,籽粒灌浆特性是影响籽粒产量的一个重要生理性状,小麦高产栽培的中心问题就协调好这些因素。在西北绿洲生态条件下,以西旱1号、西旱2号、西旱3号为试验材料,设12个播种密度试验,种植密度分别为20(T1)、25(T2)、33(T3)、50(T4)、100(T5)、250(T6)、300(T7)、450(T8)、600(T9)、750(T10)、900(T11)、1050(T12)基本苗·m~(-2),研究了不同播种密植对旱地春小麦产量
其他文献
为研究冀西北坝上高原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和莜麦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于2007年在河北农业大学张北实验站砂质栗钙土连续六年定点定位试验田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以当地主栽晚熟莜麦品种品五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铁茬免耕、松耕和翻耕三种耕作方式对莜麦生长发育状况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容重,播种前0-10cm和10-2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均以铁茬免耕高于松耕和翻耕,0-10cm土
本试验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移栽方式、移栽期、留叶数、施氮量对烤烟抗寒性与产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移栽后,烟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各处理的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不同,T1(常规移栽、3月5日移栽、留叶数17片/株、施氮量8.0kg/666.7㎡)、T4(半覆土移栽、3月5日移栽、留叶数19片/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