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在文化多样性的语境中呈现出宗教、民族与地域的文化多样性特征。本文以探究文化多样性的现实意义为目的,对安康市区回族社区这一具有地域性、受宗教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社区景观进行调查,以揭示安康市区回族社区的景观特征并对其保护及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的主体为文献调查分析与实地景观调查,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中文献调查分析主要用于论文中重要和关键概念的解析以及整体思路的梳理;实地调查是论文中主体数据及分析的来源,问卷调查是以普通受众为对象获得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对提出可行性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安康市区回族社区景观调查以市区内3个回族社区为对象,对社区内的清真寺分布、清真寺建筑景观、清真寺植物景观、回族民居景观、回族社区街巷景观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问卷调查针对居民与回族社区的联系紧密程度、居民对回族社区景观的认知程度及居民对其满意度的评价三个方面展开。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中,国外在民族社区景观领域的研究包括了理论研究及创新设计,国内关于民族社区景观的研究包括了民族社区景观的保护、变迁、规划设计及旅游等方面内容,回族社区景观有少量调查研究。(2)安康市区三个回族社区中,东关回族社区最具规模。体现在面积范围最大、清真寺分布集中且数量最多、回族人口数量多、商业经营繁荣等方面。(3)安康市区清真寺建筑景观特征包括:规模较小;位处闹中取静且地势平坦的市区中;建筑沿东西轴线对称布局;寺内建筑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包括了大门、礼拜殿、邦克楼、厢房,其中牌楼形式的大门是安康市区回族社区清真寺特有景观。(4)安康市区清真寺植物景观特征包括:注重宗教植物与乡土植物的应用;灌木种类丰富;以对植为主的配置方式。(5)回族社区的民居分布形式包括点线及点状分布的形式,民居种类包括砖石土木结构式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化的楼房两种类型,特色不明显。(6)回族社区街巷景观序列由街道、巷道与清真寺结合组成,不同的社区范围、路网结构及清真寺分布密度下序列不同。(7)居民与回族社区的关系普遍密切,对于回族社区景观,居民的整体满意度一般,且对回族社区的景观认知程度不高。居民倾向于在回族社区的特色美食街进行餐饮休闲活动。(8)安康市区回族社区景观的优点是:东关回族社区景观形成规模;清真寺建筑具有地域特征;清真寺植物景观体现宗教与乡土特征;清真饮食对广大居民具有吸引力。(9)安康市区回族社区景观的缺点是:回族民居缺乏特色;回族社区绿化不足;卫生状况有待提升;相关设施有待增加。(10)针对安康市区回族社区景观缺点的对策为:装饰沿街民居建筑立面;设计绿廊增加社区绿化;提升社区卫生环境质量;增加设置社区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