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无线电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由政府授权使用无线电频谱的方式,它以频谱利用的高效性为目标,允许非授权用户机会式利用授权用户的频谱空洞传输。OFDM技术则因其灵活的频谱资源控制特性适于与认知无线电技术结合,构成频率捷变的传输系统。针对认知OFDM传输系统,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算法仿真,着重于系统方案的设计以及频谱感知、谱图交换、信道估计和干扰抑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第一章说明了认知无线电技术的背景,并介绍了频率管理部门、标准化组织和理论学者的贡献,以及该技术在频谱感知和动态频谱管理两方面的研究进展。第二章构建完整的认知OFDM传输系统框架。分析了OFDM技术在认知无线电中的适应性,并说明了认知无线电系统应用的网络环境。描述了认知OFDM传输系统的周期,它由频谱感知、谱图交换与合并以及数据传输三个阶段组成。同时分析了系统收发的流程,指出无几率码在动态频谱环境中的应用。介绍了符号时间、保护间隔和子载波间隔等系统参数的设计方法,以及计算带宽效率评价系统性能的方法。作为本文重点的第三章详细描述了系统周期的前两个阶段——频谱感知与谱图交换。针对频谱感知,研究了本地感知方案,提出在系统中采用能量感知的方法,并推导了最佳感知时间长度。之后提出了一种在物理层交换谱图信息的方法,仿真结果证明它能保证交换双方谱图达到较高的一致性。接着研究了系统周期第三个阶段——数据传输中的关键技术。第四章研究认知OFDM接收机的信道估计算法。提出在应用最小二乘(LS)准则估计导频子载波的信道响应后,对不均匀导频的信道响应估计值进行处理后采用时域内插,但当处理后的估计值个数小于信道径数时采用分段线性内插。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性能。第五章研究认知OFDM发射机的干扰抑制方法。针对异构干扰,提出采用加窗和动态卸载子载波的方法抑制OFDM信号旁瓣对主用户工作频段的干扰。针对同构干扰,研究了一种主动抑制方案,通过加载干扰消除子载波的方法抑制对主用户子载波的干扰,仿真结果证明其有效地降低了干扰功率。本文算法的分析设计兼顾了有效性和复杂度,但尚有很多内容值得后续研究,包括分布式合作频谱感知、半盲信道估计、功率/速率/频率联合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