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弹响患者治疗前及经保守治疗弹响消失后关节盘的位置及其变化,探讨弹响与关节盘位置的关系。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颞下颌关节弹响患者19例共27侧颞下颌关节,治疗前为A1组,经保守治疗弹响消失3个月后为A2组。选择无临床症状的志愿者5例共10侧颞下颌关节作为对照组,B组。2.磁共振检查:使用磁共振仪器,选择已经确立的最佳扫描程序对A1、A2与B组在牙尖交错位时的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扫描成像。3.图像分析:在斜矢状位扫描图像中对颞下颌关节盘相对髁突位置进行定量分析,测量颞下颌关节盘与髁突12点位垂线所成的角度作为关节盘位置,并记录各组前移位阳性数与阴性数。4.治疗方法:选择口颌系统功能锻炼法。5.统计学分析:比较3组的关节盘位置并进行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关节盘前移位阳性数与阴性数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所选研究对象的颞下颌关节均获得清晰的磁共振图像。经分析得出,A1组关节盘位置为32.6000±9.93014,前移位阳性率为100%;A2组关节盘位置为20.5704±7.56240,前移位阳性率为92.6%;B组关节盘位置为8.8900±6.04013,前移位阳性率为30%。1.A1组与B组比较,结果表明A1组较B组关节盘位置明显前移,前移位阳性率明显增高。2.A2组与B组比较,结果表明A2组较B组关节盘位置明显前移,前移位阳性率明显增高。3.A2组与A1组比较,结果表明A2组较A1组关节盘位置有明显回复,但前移位阳性率无明显降低。结论:颞下颌关节弹响患者较无症状者关节盘位置明显前移,前移位阳性率明显增高。经保守治疗弹响消失后,关节盘位置较治疗前有明显回复,但与无症状者相比仍有明显前移;前移位阳性率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但与无症状者相比仍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