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当代语言学家做了很多理论探讨。事实已经证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主述位理论和主位推进理论的确可以指导语篇分析和翻译实践,而本篇论文意在应用这一理论来探讨一种特殊语言现象的翻译问题。 在主述位理论中,有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两个概念。长期以来,一些学者认为两者在语篇中是对等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两者在语篇的主位推进中并不是完全对等的,而这种不对等经常可以造成语篇分析和翻译中的困惑。翻译等值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这个概念,很多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说明。但总体来说,强调的都是原语言和目标语的对等性。由于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不对等,在语篇分析中经常可以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并直接导致翻译中的错误,即所谓的原语言和目标语的不等值。当然,除去这些理解上的偏差,有些不对等的目的并不是语义上的。根据分析,这种不对等性还有可能有以下几个作用或者说是功能:篇章衔接,转移句子的焦点或加强语气,修辞等等。这些目的在翻译中就更加难以处理,仅仅语义上的等值(即形式等值)是远远不够的,鉴于此,作者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动态对等”,即强调译文接受者的反映与原文接收者的反映基本相同。只有这样,原文的其他语用功能才能体现出来。 如何将语篇主位推进中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不对等与动态对等的理论联系起来,并利用这一标准来衡量翻译此类不对等现象的译文时遇到的问题,最终得出指导性的结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本文的主要任务。通过研究和分析,作者(1) 归纳出这种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不对等出现的情况和其功能;(2)在每一种情况下,总结出相应的翻译标准来指导翻译实践,根据动态对等概念,使译文接受者的反映与原文接受者相同。这样,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就能够针对性地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