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大学核心竞争力矩阵结构的平衡——基于伯顿·克拉克矩阵的视角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2122111121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商品、服务、技术、信息、资金以及人力等资源要素的全球性配置的同时,也在加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既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也使其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以及教育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已是当务之急。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针对的是大学的现实生存状态,关注的是大学未来发展,目的是为大学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大学间频繁出现大学排行榜、招生大战、公布就业率、争入世界一流大学、国内一流大学等,体现愈来愈强的大学间的竟争。有竞争,必然涉及竞争力,而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大学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及培育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出发,基于伯顿·克拉克的矩阵视角,将矩阵理论运用到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中,构建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矩阵结构,即:影响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因素众多,学科、师资队伍、大学品牌、办学理念、校长、大学制度、发展战略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序的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这是典型的“矩阵结构”。这个矩阵结构其实是隶属于学术系统与行政系统这两个高度交叉的矩阵组织中,矩阵结构中每个因素都受到学术与权力两种权力的深刻影响。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选择从这种复杂而有序的矩阵结构入手,探讨大学核心竞争力矩阵结构是什么?怎样随学术、行政两种权力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而得出结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关键在于保持大学核心竞争力矩阵结构平衡,保持学术与行政的动态平衡。因为,只有保持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这两个高度交叉的系统的动态平衡性,才能使得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各个竞争因素都得到最佳发展,才不会因为学术或行政某一方的强势限制其发展;只有大学核心竞争力各个影响因素协调积极发展,才能塑造提升强有力的大学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发挥优势。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行政系统和学术系统执行层的适度交叉;对学术系统要鼓励交流和创新,对行政系统要更加强调服务意识;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相辅助;大学校长-学术与权利的枢纽等具体、切实可行的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具体途径和措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优质、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毛泽东和博古都曾是我们党的领袖,都是中共党史上的风云人物;所不同的是,毛泽东是真理的化身,而博古则是错误路线的代表,他们各自都在中国历史上深深地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瑞金:博古企图消除毛泽东的影响,极力嘲讽、排挤毛泽东,拒绝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毛泽东忍辱负重。忘我地工作,他坚信总有一天全党会觉悟的    1933年1月,以博古为首的I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苏区。博古到中央苏区后,为了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