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波自由空间法的小麦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e3wer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作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提供了人类所需能量的20%,全球约35%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来源。小麦中水分含量的多少是评价其品质好坏和匿藏加工中及其重要的一个指标。目前对于小麦含水率的检测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检测精度高但费时费力,间接法有电阻法、电容法、射线法、红外线法等,然而这些方法都这各自的局限性,与实时在线测量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不适用于在农业应用中推广,与传统的小麦含水率检测法相比,基于自由空间法的小麦含水率测量方法具有精度高、适合实时在线检测等众多优势。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主培育的小偃22号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微波自由空间测量法研究测量信号频率(1~4GHz)、温度(10~40℃)、含水率(11.35%~17.79%)和容积密度(低、高)对小麦介电特性的影响,进而建立预测小麦含水率的数学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评判。取得了如下结论:(1)在测量频率为1~4GHz下,小麦的相对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增大而呈单调递减趋势,小麦的相对介电常数?’随温度、含水率和容积密度的增大而呈单调递增趋势。(2)在测量频率为1~4GHz下,小麦的介电损耗因数?’随频率的增大而呈单调递减趋势,小麦的介电损耗因数?’随温度、含水率和容积密度的增大而呈单调递增趋势。(3)利用Design-Expert8.0.5b软件构建了小麦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数与含水率、容积密度、温度的多项式模型,所构建的小麦介电特性预测模型的显著性均小于0.0001,其数学模型是极其显著的。模型方差分析表表明,影响介电特性值的最主要因素为含水率、温度和容积密度,但三者之间并不是简单地线性关系。(4)小麦介电特性值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小麦介电特性值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其R~2均大于0.95,因此可以得到,由Design-Expert8.0.5b软件所构建出来的小麦介电特性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5)在所建立的小麦含水率预测模型中,单频条件下,ELM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其单频下最好的频点为3.9GHz,预测模型的R_C和R_P分别为0.9662和0.9784;多频条件下,SVM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其多频下最好的频段为1.0~1.5GHz,预测模型的R_C和R_P分别为0.9856和0.9736;全频条件下,SVM模型中的预测效果最佳,预测模型的R_C和R_P分别为0.9834和0.9838。(6)在所用的PLS、SVM和ELM预测模型中,单频下的预测效果没有多频和全频的预测效果好。在PLS预测模型和ELM预测模型下,多频条件下的预测模型结果好于全频条件下的预测模型结果,在SVM预测模型下,全频条件下预测模型结果好于多频条件下预测模型结果。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血吸虫病是一种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疾病,目前全世界超过2.4亿人感染血吸虫,且每年导致约500,000至800,000患者死亡。血吸虫感染后导致患者出现肝纤维化、门
随着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的集中饲养导致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好氧堆肥是一种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的生物技术,堆肥产品经过筛选可作为有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表型(简称慢阻肺慢支炎表型)的临床特征(一般资料、生活质量评分[CAT(慢阻肺评估测试)、mMRC(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问卷)]、放射学特征
为了弄清250 g/L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在水稻上施用后其有效成分氟环唑和醚菌酯在水稻上的残留消解行为,了解其环境影响,科学全面地评估其膳食风险,并探讨具有生殖毒性和潜在
目的 探讨脾气虚影响肺癌转移机制以及加味四君子汤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苦寒泻下、劳倦、饮食节制复合因素法成功建立脾气虚肺癌小鼠模型后,按实验设计方案处理各组小鼠,同
单晶碳化硅(Sic)是一种硬度仅次丁于金刚石的典型硬脆材料,由于良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在大功率器件以及Ic行业应用广泛,但高的硬度和脆性使其加工过程变得很困难。脆性材料塑
青杆(Picea wilsonii)是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由于树姿美观,树冠茂密翠绿,已成为北方地区“四旁”、园林及庭院绿化树种。随着全球环境条件的恶化,其分布范围逐年减小,是国家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越来越强烈,已经开始加大对太空和海洋的研究。海洋中的丰富自然资源在陆地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的情况下显得更加珍贵,另一
以SiC、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及其功率器件,场效应器件,肖特基二极管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高速机车、能源开发传输、航空航天工业、海洋开发探测等领域,在不断向着高密度、大功率、多功能化发展。但是用于电极引出芯片封装的材料由于其性能、成本、环保等因素难以满足其工作要求,因此亟需研究和开发能够“低温连接,高温服役”适用于高温功率器件封装的新型无铅钎料。本文从焊膏中进行微纳米颗粒混合的方式着手
粉细砂层的力学特性一直以来都是岩土工程所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超百米的深埋粉细砂层工程地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旁压试验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层原位测试技术,目前试验深度已达到135m,远超过其他原位测试,且相比于室内土工试验、钻探、工程物探等原位试验具有更加经济、适用地层和测试环境更广、试验成果更加可靠等优点。但目前对深层旁压试验测试技术的研究还不多,相关规范也鲜有说明。本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