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原子共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其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点是一类粒径一般小于10 nm的新型碳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可调的激发和发射行为,较高的荧光稳定性,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纳米碳材料中的一颗新星。目前,人们致力于探索制备高量子产率碳点的方法。离子液体一般都含有较大体积的有机含氮阳离子,既可以作为含碳的原料,也可以作为含氮的原料,是合成氮掺杂碳点的一种理想的前驱体。基于此,本文对离子液体在共掺杂碳点的制备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1.利用浓硫酸碳化1-丁基-3-甲基咪唑2-氨-3-巯基丙酸盐([C4mim][Cys])离子液体,制备了氮/硫共掺杂碳点(N/S-CDs)。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碳点的光学性能。所制备的N/S-CDs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较高的抗光漂白性和依赖激发波长变化的荧光发射行为。N/S-CDs中掺杂的硫元素以两种形式存在:噻吩硫和硫的氧化物。前者来自于前驱体[C4mim][Cys],后者来自于硫酸。此外,用所制备的碳点作为荧光探针,检测了水溶液中的Cu2+,具有较好的回收率。2.利用水热法处理[C4mim][Cys]离子液体和聚乙二醇PEG2000N制备了氮/硫共掺杂碳点(N/S-CDs)。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碳点的粒径逐渐变小,从无定型转变为有晶型结构的碳点,同时碳点的量子产率也随之增大,高温有利于高量子产率碳点的形成。制备过程中,加入的水的量对碳点的量子产率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比两种碳点(N-CDs和N/S-CDs)的性能和结构,探究了掺杂的硫元素对碳点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S-CDs中掺杂的硫元素协同氮共同促进了碳点量子产率的提高。此外,用所制备的N/S-CDs作为荧光探针,检测了水溶液中的Hg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3.利用水热法处理1-丁基-3-甲基咪唑溴([C4mim][Br])离子液体和聚乙二醇PEG2000N,制备了水溶性的、氮/溴共掺杂碳点(N/Br-CDs),建立了一种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的制备高量子产率碳点的新方法。所制备的碳点具有较高的抗光漂白性和依赖激发波长变化的荧光发射特性,同时还具有上转换荧光性能。碳点的量子产率高达51.7%,明显高于用同样的方法处理[C4mim][Cys]离子液体所制备的碳点(N/S-CDs)的量子产率(13.71%)。可能的原因是氮/溴共掺杂碳点中溴原子的引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碳点的表面结构或者促进了发光基团的产生,表面修饰剂PEG的功能化修饰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该方法的建立为杂原子共掺杂的、高量子产率碳点的制备开辟了一条简便、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
其他文献
结合工程实例 ,针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墙体轴线偏移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 ,从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 ,提出了处理措施 ,并进行了计算论证
阐述了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系统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简要归纳了我国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几项主要施工工艺,以积累相关施工经验,为市政工
背景及目的:近年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时,在这些地方结核负担仍然严重,DM和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
近年来税收流失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减少的问题上,这一问题的产生,同时导致了财政手段的施展陷入困难的境地,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
由于在储蓄遗产处理实践中会出现无法支取存款情况,尤其是在发生特殊事件例如地震等自然灾害、储蓄人突然死亡的情形下,遗产继承人会因无法了解储蓄遗产具体情况而无法支取该
三角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一个主干知识,是全国新课标I卷考查的重要内容,相关试题基础性强,有“型”可寻,认真研读这个章节的考纲内容,深入分析相关试题特点,引导学生整体掌握
在岩浆岩地区进行遥感地质找矿涉及区域地质构造分析、岩性识别等多方面的研究。岩性信息增强提取的研究是遥感地质找矿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康古尔地区为例利用多源遥感数
出行选择决策问题是城市公共交通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出行方式选择问题则是出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目前,国内外在研究这一问题的主要理论是期望效用理论,该理论将
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是本世纪以来中外媒体关注强度最大的一起国际灾难事件。在此次事件过程中,英美传统媒体凭借其相关报道成功攫取了全世界人民的眼光,再次巩固了其在国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教育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师范学校致力于寻求信息技术的最佳融合点来提高当代教师的知识技能,中小学基础教育学科与技术的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