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黄酮类化合物是黄酮家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亚类,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如抗癌、抗菌、抗炎及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改善作用等,某些以异黄酮类成分为主的制剂经临床试用有效已作为成药上市。3,4-二-氢-2(1H)喹啉酮衍生物是重要的医药及化工中间体,可用于合成血栓药、消炎药、强心剂、治疗心脑血管药、抗癌药等,以其为中间体合成的药物已被用作治疗性药物上市。 本论文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第二部分研究了3,4-二氢-2(1H)喹啉酮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 在第一部分,综述了异黄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合成路线,经赫氏(Hoesch)或酰化反应、脱甲基化、环化和脱甲基化反应合成了染料木素及其衍生物、大豆黄素及其衍生物、5,7-二羟基异黄酮及其衍生物以及6-溴-4′,7-二甲氧基异黄酮,就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 文献报道的染料木素及5,7-二羟基异黄酮的合成反应中,一般采用1,3,5-三羟基苯为原料,总收率在45-50%左右。首先,本文中在原料的选择上,以价格低廉且供应充足的1,3,5-三甲氧基苯为原料,经苯基苄基酮路线环合得到4′,5,7-三甲氧基异黄酮或5,7-二甲氧基异黄酮后,直接以氢溴酸/相转移催化剂或氢溴酸为脱甲基反应体系,一次性脱去全部甲基,得到染料木素或5,7-二羟基异黄酮,采用新工艺路线后,不仅降低了成本,且可将总收率提高到60-75%,还可以通过对脱甲基试剂的调整及反应条件的控制,得到4′,5,7-三甲氧基异黄酮和5,7-二甲氧基异黄酮的部分脱甲基产物。 其次,在合成6-溴-4′,7-二甲氧基异黄酮的过程中得到了新化合物2-羟基-4,4′-二甲氧基-5-溴脱氧安息香和6-溴-4′,7-二甲氧基异黄酮(经检索,无相关报道),发现了在6-溴-4′,7-二甲氧基异黄酮在脱甲基过程中存在脱溴现象,并从机理上进行了分析。 再次,根据文献报道,脱甲基试剂中只有氢碘酸可一次性脱去全部甲基,而本文中采用氢溴酸/相转移催化剂(四正丁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或三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等)或氢溴酸为脱甲基反应体系,一次性脱去全部甲基,直接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得到染料木素、大豆黄素和5,7一二轻基异黄酮,具有首创性,不仅可以脱去全部甲基,而且所用的脱甲基试剂氢滨酸的价格远低于氢碘酸。 最后,通过对染料木素、大豆黄素、5,7一二轻基异黄酮、5一轻基一4‘,7一二甲氧基异黄酮、4,,5一二轻基一7一甲氧基异黄酮、4护一轻基一7一甲氧基异黄酮、5一轻基一7一甲氧基异黄酮的IHNMR谱图的对照分析,研究得到了4’,5,7一三甲氧基异黄酮的脱甲基顺序。 在第二部分,以苯胺和3一氯丙酞氯为原料,经酞化、环化、硝化、还原和重氮化水解反应制得了3,4一二氢一2(IH)喳琳酮衍生物,提出了一条合成6一轻基一3,4-二氢一2(1H)哇琳酮的新工艺路线,总收率可达65%以上。一方面,文献中报道的6一氨基一3,4一二氢一2(1H)喳琳酮的总收率(以苯胺计)为58.6%,而新工艺路线的总收率(以苯胺计)可提高到78%,高于文献中报道的收率。另一方面,在合成3,4一二氢一2(1H)哇琳酮二取代衍生物的反应中,得到了一个新化合物,即6一氨基一8一硝基一3,4一二氢一2(IH)喳琳酮(经检索,无相关报道)。值得一提的是,在硝基还原为氨基的反应中,还原产物6一氨基一8一硝基一3,4一二氢一2(1H)喳琳酮的收率可达92.2%,6一氨基一3,4-二氢一2(IH)哇琳酮和6,8一二氨基一3,4一二氢一2(IH)哇琳酮的收率分别达到99.6%和99.5%。 从总体上讲,本文设计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及3,4一二氢·2(1H)喳琳酮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具有原料价廉,路线简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高温、高压、惰性气体保护等苛刻的反应条件等优点,且无繁杂的后处理过程,同现有的其它合成路线相比,更适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