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时期以来,由于税制变化以及经济、技术发展的推动,税收征管制度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不断变革的过程之中。然而,现行的税收征管模式实际运行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税收征管面临制度弱化、征管环境不建全、执法弹性值偏高等,从而导致了税收遵从度不高,税收流失比较严重。因此有必要认真探讨税收征管应遵循的理论原则,把握税收征管制度的规律,以期对税收征管的实际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这正是本文立论的根据。本文拓展了税收征管研究的范围。以定性分析为主,结合定量分析,运用博弈论与委托代理理论对税收征管活动中各利益主体的动机、行为方式等进行分析,揭示了偷逃税行为的现象与动因,并提出了提高纳税遵从度的思路。本文以税收遵从为联系,将税收服务这个长期被我国所忽视的问题纳入税收征管研究的框架,在税收遵从的基础上引出税收服务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问题,探讨了税务机关如何指导和帮助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途径。将纳税检查作为税收不遵从行为的矫正手段,纳入了“大征管”的研究范畴。本文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用增量分析的方法构建税收征制度优化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分析。并分析了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可能出现的最优、次优、最劣、次劣四种情形,为优化税收征管提供了思路,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税收征管改革可行的方法是实行次优选择。本文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研究了税收征管制度的文化环境,以湖北省楚文化为具体对象,分析了湖北人群所具有的性格特征,及其对税收征管的影响,阐述了用培育诚信纳税的社会意识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方法来改善征管制度的非正式规则。本文采取经验性实证的方法,即通过对征管制度进行观察、感知和归纳而得到新的理论启示,在对我国税收征管实践和国外税收征管经验的进行归结总结的基础上,得出借鉴和启示。运用制度变迁和创新理论分析税收制度在经济转型期的演变,从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入手,探讨了我国税收征管制度的供需情况,分析了在我国所存在的税收制度陷阱问题,最后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揭示了税收征管制度的强制性变迁。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以降低交易成本为目的的税收征管制度优化方向,及可行的路径选择----税收专业化管理。以汉阳国税局为例对基层税务机构税收征管制度变迁作了实际考察,以汉阳国税局对个体零散税收实行委托代征为具体案例,进行了税收征制度优化的典型分析,其积极意义是降低征管成本、合理配置征管资源的,一并指出了契约合同不完善的问题以及协税人员可能的道德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