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芳香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菌(尤其是特殊生境下)次生代谢产物丰富,从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是药物筛选的重要突进之一。另一方面,芳香聚酮是一类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成药性高的天然产物,在临床和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当前药物研究的热点。  本论文从毛虫和土壤中分离纯化并筛选出两株真菌,选取特定培养基进行大规模发酵,以1H NMR追踪,锁定芳香聚酮类化合物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与初步的生物活性评价。利用TLC、ODS反相柱、硅胶、葡聚糖凝胶、HPLC等多种分离技术共分离得到25个单体化合物,综合运用HR-ESI-MS、UV、1H NMR、13C NMR、HMQC、1H-1H COSY、HMBC、NOESY等多种波谱技术和文献检索的方法鉴定了其中21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其中新化合物共计10个。并进一步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的测试,具体结果如下:  从一株分自毛虫的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strain no.NF2198)的液体发酵产物中分离了12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其中的10个化合物(1-10),其中6个为新化合物。对所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其中,对于人表皮黑色素瘤细胞,化合物4和5表现出一定的活性。  从一株分自云南土壤的真菌Aspergillus sp.(strain no.NF1085)液体发酵产物中分离了13个化合物,并鉴定得到了11个化合物(11-21),其中4个为新化合物。对所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筛选,但未筛选到活性较好的化合物。  此外,本文对芳香聚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NLRP3炎症小体是机体或细胞应对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危险信号等,介导炎症因子IL-1β、IL-18的成熟释放引发天然免疫反应的大分子复合物。它在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维持机体自身稳
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痛经患者80例给予止痛调经方口服治疗,三个经期为一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总有效率达到92.
目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接受对中药复方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满意率的影响价值.方法:于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