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片共享网络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策略——以Flickr为例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人们的旅游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各旅游目的地管理和推广机构重视。常用的传播方式如广告、官方网站宣传、旅游代理商推介等,其技巧和模式都已经非常成熟,想要取得传播效果的突破进展变得日渐困难,另辟蹊径寻找新的传播渠道就成为比较理想的出路。  在线社会网络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组织机构通过这一渠道进行信息和产品的推广,其中就有旅游代理商和旅游目的地官方机构通过Twitter、Flickr等在线社会网络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这为旅游目的形象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从信息内容看,图片共享社区、旅游摄影论坛、博客相册等为主要代表,提供图片共享服务的在线社会网络(简称“图片共享网络”),集中了数量庞大的旅游目的地图片、描述以及评价,在人们获取旅游信息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通过图片共享网络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是可行的。  本文以如何使用图片共享网络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为目的,将全球最大的图片共享网络 Flickr作为研究实例,通过其 API接口下载的网站数据、结合网站内的网络访谈和国内外的问卷结果,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图片共享网络中的传播过程进行了传播者和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四个基本传播要素的分析,发现:  一、图片共享网络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者和受众通常是两重角色集于一身的,国际上不少政府机构、商业组织,都注册帐户对当地形象进行传播。图片共享网络用户基本都作为受众接受这些旅游目的地形象信息,并对其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度和信任度,而我国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对这一渠道的利用率还非常低,有很大的开发余地。  二、图片共享网络中的图片和文字都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载体。图片符号具有高度的类像性和便于复制、跨文化传播等众多传播优势,是旅游目的形象构建和传播的主要媒介;图片共享网络中的图片说明、博客、评论等文字内容也参与并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和传播。其中图片的质量和数量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效果的可操作因素。  三、图片共享网络作为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渠道,具有众多的优势:图片共享网络中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信息传播影响力大,信息传播周期较长,超过两年,传播范围广等;同时图片共享网络提供的地理位置定位、标签、移动终端对接等功能为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传播和搜索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国的图片共享网络力量分散,监管和功能都有一定的不足,影响了这一渠道上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加强监管,保证本土图片共享网络的良性运行,对现有图片共享网络则充分利用,促进旅游地管理机构、旅游业营销组织、旅游目的地本地个人参与图片共享网络的社交和传播活动;对图片共享网络的旅游目的地信息进行收集分析,针对性地改善旅游目的地形象等措施,以提高通过图片共享网络进行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一     1960年是灾难深重的一年。为了少饿死些人,安泽县委决定抽调一大批干部下农村任职,带领农民度过灾荒。科局长一级下放任管理区副职,一般干部多任公共食堂管理员,只有我们30来个青年人则下放到最边远最落后村庄担任生产队长。我被分配到全县最苦的杜村人民公社桑曲管理区大西沟生产队任职。   9月16日,我推脚蹬车到距县城110华里的桑曲管理区报到。当晚五位管区主干与我座谈介绍大西沟生产队的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地域形象是地域发展中的客观条件和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受众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和反馈,所构成的具有主观性的构建和映射的过程。但不知何时,河南的历史光环由灿烂变得黯淡,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