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是陆源物质向海洋搬运的主要通道,对流域和海洋环境有重要影响,是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区域。河流沉积物是流域内地表风化产物的混合体,既能反映源区岩石的风化特征,又能体现迁移过程中的均一化趋势,是认识表生地质过程的重要研究对象。粘土矿物是组成细颗粒沉积物的主要矿物成分,作为母岩风化作用的产物,它们广泛分布于地表,是河流细颗粒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河流粘土矿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地质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感。钱塘江流域位于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区,是东南沿海地区一个独流入海的水系,流域水动力条件和地形地貌复杂。由于不同河段水动力和地貌条件的不同,其沉积物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研究其干流不同河段及主要支流现代沉积物的粘上矿物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对阐明钱塘江流域河流沉积作用、干流和支流源汇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研究区干流和主要支流河流沉积物159个样品进行了粘土矿物(<2μm) XRD分析及Ph、Eh值测定,结合水动力特征,对钱塘江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沉积物的粘土矿物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钱塘江流域干、支流沉积物的源汇关系。粘土矿物XRD分析表明研究区沉积物样品中几乎都含有伊利石(I)、高岭石(K)、绿泥石(Ch)、蛭石(V)及1.4nm过渡矿物(HIV)和蒙皂石(s)。在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上,新安江和富春江及流域内各支流以第1型为主,为伊利石-高岭石-蛭石类-绿泥石-蒙皂石型粘土矿物组合:钱塘江以第2型为主,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蛭石类-蒙皂石型粘土矿物组合;杭州湾以第3型为主,为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皂石-蛭石类型粘土矿物组合。新安江、富春江及支流沉积物中几乎均含有1.4nm过渡矿物,而钱塘江和杭州湾样品中1.4nm过渡矿物很少。研究发现钱塘江干流不同河段沉积物粘土矿物含量和组合类型在空间上存在如下差异:在粘土矿物含量上,从上游到下游,伊利石、绿泥石和蒙皂石平均含量逐渐增加,高岭石和蛭石平均含量逐渐减少。无论钱塘江还是杭州湾,南岸潮滩的高岭石和蛭石含量略大于北岸潮滩,而绿泥石、蒙皂石含量略小于北岸潮滩;无论南岸还是北岸,钱塘江和杭州湾的高潮滩的伊利石和蒙皂石平均含量均大于中潮滩;而高岭石、绿泥石和蛭石平均含量则是中潮滩大于高潮滩。总体而言,钱塘江、杭州湾南岸潮滩和北岸潮滩以及高潮滩和中潮滩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钱塘江流域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分布特征主要受物源影响:将研究区十流和主要支流河流沉积物的粘土矿物进行Q型聚类分析,结合粘土矿物三角端元图和各河段平均含量饼状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安江、富春江与流域内各主要支流物质相似;杭州湾物质受长江物质影响非常大;钱塘江沉积物粘土矿物既受到流域内物质贡献,也有来自下游由涨潮流带来的外来物质的影响。水动力条件和介质环境是次要的影响因素,受沉积分异作用的影响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