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让汽车内部信息、汽车间信息、汽车和其他信息载体逐渐形成一个连接紧密的信息体系。随之而来的是车载信息系统功能的不断增多,包括通讯、音乐、导航,这让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的次任务变得更多。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每天都有较长的上网时间,整体上网时长在3小时以上的用户占比达61.4%,且通讯类社交应用的使用率很高,其中微信使用率达81.6%,可见用户的社交需求非常旺盛。同时,研究发现人们有25%的移动设备使用时间发生在汽车上,尽管用户在开车时操作手机上的社交软件很不安全,但如果在车内没有更好的实现方式,那么总有用户会低头操作手机。我国多地已把开车打电话列入交通违法处理,故在法律禁止用户驾驶中使用手机的情况下,提供可以安全操作的手机社交信息系统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很有意义,预计未来的车载信息系统将嵌入社交应用。然而目前对车载信息系统中社交应用界面设计的研究关注度不够。本文将针对用户在驾驶场景下的社交需求、资源分配问题,对车载信息系统中社交信息系统的界面设计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基于交互设计五要素的理论,从人物、动作、媒介、场景等几方面构建车载信息系统设计的理论框架,以此作为设计的依据和思维方法,并对目前几种普及率较高的车载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归纳出其特点,为社交应用的设计提供依据。然后通过真实驾驶环境下的调研及问卷调查,分析出用户在驾驶环境下的主要社交需求为:分享位置、浏览朋友圈、发送图片、语音聊天等,并研究了使用社交应用过程中的用户行为,从而提出该车载网络社交应用(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 in Vehicle,SNAV)的功能,为用户流程和页面框架的设计提供依据。接着,结合前文构建的车载信息系统设计理论框架和驾驶环境中用户的社交信息、行为,设计SNAV的信息架构、用户流程、界面框架、交互方式和交互原型。最后,通过对比实验让用户在真实驾驶环境下使用SNAV的交互原型或微信iPad版,从视觉注意、驾驶绩效和次任务绩效三方面评估两款应用。最终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在发送图片和分享位置的任务中,SNAV的绩效比微信iPad要优。第二,SNAV在交互方式上虽然能使用户更高效完成任务,但要考虑用户使用该交互方式时的熟练程度和习惯。第三,在用户的SUS评分上,所设计的SNAV的整体可用性要高于微信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