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杆菌LpqT蛋白可抑制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凋亡以促进细菌在体内生存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angwenpi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MTB)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MTB感染人体后,巨噬细胞是其主要宿主,同时也作为第一道防线对病原体进行杀伤。MTB菌体成分是其主要的致病物质,通过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而实现MTB的免疫逃逸。其中MTB细胞壁脂的蛋白可以通过与巨噬细胞膜上的多种受体结合,从而参与调节巨噬细胞的多种信号通路,这对结核病病发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LpqT是一种保守脂蛋白,大小约为25kDa,其具体功能尚未知。文献报道在对H37Rv转位子突变文库的筛选中,发现LpqT突变株在巨噬细胞中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株,表明LpqT可能有促进病原体在巨噬细胞中存活的功能。为研究LpqT在MTB免疫逃逸中的功能,我们设计并进行了本课题,并取得了以下结果:(1)我们首先成功构建了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过表达LpqT及LpqT敲除的重组菌株。(2)为了检测LpqT对耻垢分枝杆菌在体内存活的影响,我们用重组菌株感染巨噬细胞及BALB/C小鼠,发现LpqT能够促耻垢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及小鼠肺部的存活。(3)为确定LpqT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用LpqT过表达及缺失的重组菌株刺激RAW264.7细胞,用Real time PCR及ELISA检测了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发现LpqT能够抑制IL-1β及Il-6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我们还检测了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及其剪切体活性,发现LpqT可以抑制分枝杆菌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4)为探讨LpqT抑制巨噬细胞功能的机制,我们用重组菌株刺激RAW264.7细胞后,检测了JNK,ERK1/2,p38等信号分子的磷酸化及蛋白量变化。结果表明LpqT能够抑制JNK,P38及,ERK1/2的磷酸化,从而抑制MAPK的信号通路。综上研究结果,得出结论:LpqT能够促进耻垢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中的存活。这一促进作用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及MAPK信号通路调控的炎症因子的表达实现的。
其他文献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打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开启中国发展的新时期篇章。随之,数以亿计的农业人口不断涌入城市,“打工热”、“民工潮”、“返乡潮”等社会迁移现象频发,催生出具有双重身份属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不断为国家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贡献力量。而与社会贡献相比,农民工社会矛盾呈尖锐化,文化生活整体匮乏,音乐的迫切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亟需形成全新的音乐主题和话语研究,从而为农民工文化服务
摘 要:地方文献是指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的综合反映,对了解过去,指导现在,探索未来,及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地区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新疆地区地方文献馆藏建设的相关措施,为新疆地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特色馆藏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疆地区;民族地区;地方文献;馆藏建设的措
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因此,如何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已引起社会各界及广大师生的极大关注,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
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孝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维系家庭和谐、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求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创新孝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秦栏镇是北宋时期的孝子朱寿昌的故里,继承和弘扬朱寿昌孝文化,对营造健康和谐的文明之风,
目的:研究MitoQ对缺氧PC12细胞与模拟海拔8000m缺氧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自噬的影响。方法:1.通过检测缺氧PC12细胞形态和活性、氧化应激指标、能量代谢指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