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MTB)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MTB感染人体后,巨噬细胞是其主要宿主,同时也作为第一道防线对病原体进行杀伤。MTB菌体成分是其主要的致病物质,通过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而实现MTB的免疫逃逸。其中MTB细胞壁脂的蛋白可以通过与巨噬细胞膜上的多种受体结合,从而参与调节巨噬细胞的多种信号通路,这对结核病病发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LpqT是一种保守脂蛋白,大小约为25kDa,其具体功能尚未知。文献报道在对H37Rv转位子突变文库的筛选中,发现LpqT突变株在巨噬细胞中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株,表明LpqT可能有促进病原体在巨噬细胞中存活的功能。为研究LpqT在MTB免疫逃逸中的功能,我们设计并进行了本课题,并取得了以下结果:(1)我们首先成功构建了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过表达LpqT及LpqT敲除的重组菌株。(2)为了检测LpqT对耻垢分枝杆菌在体内存活的影响,我们用重组菌株感染巨噬细胞及BALB/C小鼠,发现LpqT能够促耻垢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及小鼠肺部的存活。(3)为确定LpqT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用LpqT过表达及缺失的重组菌株刺激RAW264.7细胞,用Real time PCR及ELISA检测了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发现LpqT能够抑制IL-1β及Il-6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我们还检测了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及其剪切体活性,发现LpqT可以抑制分枝杆菌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4)为探讨LpqT抑制巨噬细胞功能的机制,我们用重组菌株刺激RAW264.7细胞后,检测了JNK,ERK1/2,p38等信号分子的磷酸化及蛋白量变化。结果表明LpqT能够抑制JNK,P38及,ERK1/2的磷酸化,从而抑制MAPK的信号通路。综上研究结果,得出结论:LpqT能够促进耻垢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中的存活。这一促进作用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及MAPK信号通路调控的炎症因子的表达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