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介导的三种灰翅夜蛾属昆虫对Bt毒素敏感性差异分子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全球应用较广的微生物农药,其产生的伴孢晶体毒素Cry毒素可以直接用于防控农业害虫;或者将Bt基因转入农作物中,可以有效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由于Bt毒素对人体无害、对环境友好,使得Bt生物农药在农业害虫防控中广泛长期应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各地对农业作物有严重危害的三种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Noctuidae)迁飞能力较强的杂食性昆虫。通过检测这三种昆虫对Bt毒素敏感性差异,从分子水平探究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为有效防控和治理农业害虫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1 三种灰翅夜蛾属昆虫对Bt毒素敏感性分析不同鳞翅目昆虫对Bt毒素敏感性不同,其原因是由于Bt毒素活化过程介导的敏感性差异或毒素与受体蛋白结合过程介导的敏感性差异。通过实验检测三种灰翅夜蛾属昆虫对Cry毒素的敏感性,用40 μg/g的Cry1Ac毒素处理斜纹夜蛾S.litura、甜菜夜蛾S.exigua和草地贪夜蛾S.frugiperda二龄幼虫七天后,结果发现,其存活率分别是96.43%、72.73%和0,三种昆虫对Cry1Ac毒素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用40 μg/g的Cry1Ca毒素处理这三种昆虫二龄幼虫七天后,其存活率分别是48.21%,47.27%和3.63%,表明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对Cry1Ca毒素敏感性无差异,这两种昆虫对Cry1Ca毒素敏感性明显低于草地贪夜蛾(p<0.05)。综合分析体重变化和存活率,结果显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对Cry1Ca毒素敏感性明显强于Cry1Ac毒素(p<0.05),草地贪夜蛾对Cry1Ac和Cry1Ca毒素都比较敏感。2 ABC转运蛋白和钙黏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Bt毒素与毒素受体蛋白结合的不同是昆虫对Bt毒素产生敏感差异的主要原因,Bt毒素对鳞翅目昆虫产生毒性的过程中,ABCC2转运蛋白和钙黏蛋白是两类重要的毒素受体蛋白。我们从灰翅夜蛾属昆虫中肠或细胞系中分别克隆受体基因,构建pie2-SlABCC2-GFP、pie2-SeABCC2-GFP和pie2-SfABCC2-GFP三种表达质粒。分别将构建的质粒转染至Hi5细胞,结果发现,这三种昆虫ABCC2转运蛋白均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ABCC2基因分别编码1344、1343和1345个氨基酸残基,其分子量大小分别为150.15 kDa,149.74 kDa和150.25 kDa,且三种不同ABCC2蛋白序列高度保守,一致性达97.42%,均为12次跨膜蛋白。分别从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中肠克隆SlCAD和SeCAD基因,通过基因合成获得SfCAD基因,分别构建钙黏蛋白表达质粒,转染至Hi5细胞,结果发现SlCAD、SeCAD和SfCAD蛋白都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钙黏蛋白基因分别编码1757、1739和1734个氨基酸残基,分子大小分别是197.47 kDa、196.45 kDa和195.50 kDa,三种昆虫钙黏蛋白序列一致性为83.92%。3 ABCC2转运蛋白与Cadherin的协同作用为检测三种灰翅夜蛾属昆虫ABCC2转运蛋白和钙黏蛋白是否可以作为Cry毒素特异性受体,将构建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分别转染至Hi5细胞,测得Cry1Ac毒素对转染pie2-S1ABCC2-GFP、pie2-SeABCC2-GFP 和 pie2-SfABCC2-GFP 的 Hi5 细胞 EC50 分别是 4.198μg/mL、0.092 μg/mL 和 0.064 μg/mL;而 Cry1Ac 毒素对转染 pie2-SlCAD-GFP、pie2-SeCAD-GFP和pie2-SfCAD-GFP的Hi5细胞无毒性,因此从细胞水平上看,这三种昆虫单独表达钙黏蛋白的都不能作为Cry1Ac毒素受体。用Cry1Ca处理表达这六种蛋白的Hi5细胞,结果发现处理组与对照组病变率无明显差异,因此从细胞水平上看,三种灰翅夜蛾属昆虫单独表达的ABCC2转运蛋白或钙黏蛋白都不能作为Cry1Ca毒素受体。pie2-HaABCC2-GFP和pie2-HaCAD-GFP共转染至Hi5细胞,细胞对Cry1Ac毒素敏感性分别是单独转染pie2-HaABCC2-GFP和单独转染pie2-HaCAD-GFP的6.41倍和541.88倍,由此可见,棉铃虫ABCC2和CAD共同表达能增强Hi5细胞对Cry1Ac毒素的敏感性,即共转染pie2-HaABCC2-GFP和pie2-HaCAD-GFP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将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三种昆虫ABCC2和钙黏蛋白分别共同表达于Hi5细胞,结果显示,三种昆虫ABCC2和CAD共同表达并不能提高Hi5细胞对Cry1Ac和Cry1Ca毒素的敏感性。因此,三种灰翅夜蛾属昆虫ABCC2转运蛋白和钙黏蛋白在Hi5细胞中共同表达,对Cry1Ac和Cry1Ca毒素均没有协同作用。4三种灰翅夜蛾属昆虫对Cry1Ac敏感性差异分子机制苏云金芽孢杆菌通过与幼虫中肠刷状缘膜的蛋白受体结合,形成膜穿孔从而发挥其毒性。斜纹夜蛾和草地贪夜蛾都是灰翅夜蛾属昆虫,斜纹夜蛾对Cry1Ac毒素相对不敏感,而草地贪夜蛾对Cry1Ac毒素敏感,然而不同昆虫种群对Cry1Ac毒素的敏感性差异机制尚不明确。基于两种昆虫对Cry1Ac毒素敏感性差异,本文分析了 Cry1Ac毒素蛋白受体S1ABCC2和SfABCC2氨基酸序列,发现它们有很高的一致性。我们在Hi5细胞分别表达斜纹夜蛾SlABCC2蛋白和草地贪夜蛾SfABCC2蛋白,结果发现表达SfABCC2蛋白的细胞对Cry1Ac的敏感性是表达S1ABCC2蛋白的细胞对Cry1Ac敏感性的65.59倍。本文通过对斜纹夜蛾和草地贪夜蛾ABCC2片段替换、点突变和缺失,证实了草地贪夜蛾ABCC2转运蛋白上Q125氨基酸残基和斜纹夜蛾ABCC2转运蛋白上E125氨基酸残基是影响表达ABCC2受体的Hi5细胞对Cry1Ac敏感性差异的关键氨基酸。同样将棉铃虫上对应关键氨基酸Q122点突变,结果发现,表达HaABCC2Q122-GFP的细胞对Cry1Ac毒素的敏感性要比表达HaABCC2E122-GFP的细胞强。位于ABCC2蛋白loop1区域上的Q125或E125可能是Cry1Ac毒素的重要结合位点,这些结果表明,ABCC2上loopl区域单个氨基酸多态性是影响不同鳞翅目种群对Cry1Ac毒素敏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自建立以来,便以其前所未有的力量成功地统一了描述微观世界的各种相互作用,成为和描述大质量宏观物体的广义相对论并肩而立的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实验结果都能用标准模型给出合理的解释。然而,仍然有一些现象是标准模型无法回答的,比如中微子质量问题,正反物质不对称,暗物质,暗能量等等。除此之外,即使那些和标准模型预言吻合的很好的实验现象,也存
教师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过去十年以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短期和长期培训来提升教师的教学知识和能力。教师能力培训涉及到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特别是有关教学方法的培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步改善了中小学的教学环境,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实际教学进行整合,以提升教育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011年,老挝教育部门制定了教育发展计划,以推动
目前,研究者在幽默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方面已做出大量的努力与尝试。研究者普遍关注幽默感、幽默表达或机智对创造性潜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然而对于幽默是否能提升创造力依旧是存在争议的。这可能与采用整体性的幽默概念有关,因此尝试将幽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而考察不同类型的幽默对个体及合作创造的影响,或许对于解决该争议具有一定的帮助性。因此,本研究关注不同类型的幽默(非自我卷入式幽默:亲社会型和攻击型;自我卷入
主要讨论了Wn与Cm的笛卡尔积和均衡完全r-部图Kr(n)的(d,1)-全标号,并得出了(d,1)-全数λdT(Wn□Cm)和λdT(Kr(n))的确切值.
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效果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对心理咨询作用机制的理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尽管研究者和实践者掌握了大量与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相关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并没有促成等量的心理咨询服务质量的进步,原因之一是心理咨询研究和实践之间存在巨大的断裂带(Goldfried,2019)。而连接心理咨询研究与实践的纽带之一,就是使用心理咨询过程中产生的文本数据进行研究
学位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由CERN领导建造的目前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它的4个对撞点上有ALTAS,CMS,LHCb和ALICE四个大型物理实验探测器,其中ATLAS和CMS探测器于2012年发现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而闻名。为了支持和扩展高能物理实验的研究范围,LHC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升级。升级后的LHC,称为高亮度LHC(HL-LHC),将以14 TeV的质心能量运行,其亮度将提高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地的过渡类群,具有复杂的生活史,既能适应水生环境又能适应陆生环境。繁殖和免疫对两栖动物适应水生和陆生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精卵结合是两栖动物成功受精的必要步骤,精子与卵子上表面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保证精卵特异结合的关键因素,且精卵识别具有高度的物种特异性。然而,关于两栖动物精卵结合蛋白的研究比较少。同时,两栖动物在经历复杂的生活史和栖息于多样的生境中时,更易遭受外界病菌和
肿瘤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肿瘤的异质性不仅体现在同一类型肿瘤不同患者之间病理特征间的差异(肿瘤间异质性),还体现在同一肿瘤组织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肿瘤内异质性)。解析肿瘤异质性对癌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肿瘤异质性不仅是由基因突变或基因差异表达引起的,还与基因之间交互作用关系的变化有关。研究基因之间交互作用在不同肿瘤状态之间的变化模式有助于解析肿瘤的异质性和揭示癌症的发生机制。鉴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居环境仍为乡村发展的短板。2018年初,国家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本文解析了农村人居环境及其整治的概念与内涵,阐释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机理,剖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