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手性酮不对称硅氢加成反应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mh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潜手性酮的不对称催化还原得到手性二级醇,是一种在有机合成、制药、香料和精细化工等领域中最常用的重要方法。其中通过对潜手性酮的不对称氢化还原,以及不对称硅氢加成是较为常用的方法。而硅氢加成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使用了较为廉价的含氢硅烷作为供氢源。潜手性酮的不对称硅氢加成反应最早开始于1970年,使用过渡金属来催化这个反应,比如金属铑配合二齿膦配体,氧配体,以及胺类配体,并取得了较好的催化效果。近来,锌盐用于硅氢加成反应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Chandrasekhar等人报道了一个廉价而且安全的包含二氯化锌,含氢硅油的反应体系,其用于室温下选择性还原羰基化合物成醇。Mimoun报道了使用锌盐和手性二级胺配位来催化潜手性酮的不对称硅氢加成反应,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目前有关锌盐催化的报道,包括手性双噁唑啉和锌盐配位的催化体系,二乙基锌和席夫碱的催化体系,手性三齿噁唑啉和锌盐,或者氯化亚铁和锌粉的组合的催化体系,尤其是二乙基锌配位氨基酸席夫碱催化不对称硅氢加成也展现出了很好的效果。   几种包含有呋喃环,苯环,吡咯环的R,R-环己二胺亚胺结构的配体通过合成而制备出来,这些配体配合醋酸锌来催化不对称硅氢加成反应,进过实验,发现用含有呋喃环的配体在催化硅氢加成反应中取得了很好的不对称诱导效果,比较而言,氯化锌和羧酸钾盐配合R,R-环己二胺亚胺结构的配体来催化硅氢加成反应效果也很好。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以手性配体和锌盐配位催化潜手性酮的不对称硅氢加成反应,可以得到高化学产率和较高光学收率得到手性醇,不对映选择性高达87%,产率可以高达到了93%。该催化剂具有价廉易得、环保、催化高效等优点。同时对该催化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核壳比为60/40的核壳结构改性剂ABS,在接枝过程中,共聚GMA单体制备了官能化ABS改性剂。采用超速离心分离技术去除了不同改性剂中的游离SAN聚合物链。与尼龙6进行熔融共混,考察了改性剂用量和游离链的存在对PA6/ABS共混物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共混物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胶含量的增加,平衡扭矩均逐渐增大,游离SAN链段存在与否PA6/ABS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LiFePO4)因具有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能高、放电电压平稳、比容量高等突出优点,而成为动力电池的首选材料之一。但是LiFePO4较低的电导率导致其大电流充放
本文以大戟科(Euphorbiaceae)野桐属(Mallotus)植物白背叶根(Mallotus apelta)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对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测定的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白背叶根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白背叶根药材的质量。白背叶根指纹图谱的研究采用HPLC技术,对来自10个不同产地批次的白背叶根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同时利用《中药色谱指纹
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纳米材料因其可以将低能量的近红外光转换为较高能量的可见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上转换纳米晶通过与高分子材料聚合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