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管蚜蝇亚科系统发育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xlx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隶属于食蚜蝇科(Syrphidae),是该科中物种最丰富的亚科,具重要生物学意义。之前关于其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多使用形态学数据及少量分子数据,但部分物种形态特征较为相似、少量分子数据所包含遗传信息不够充分,导致该亚科内各族属间存在亲缘关系不够明确的问题。线粒体基因组因其稳定、进化速率快、母系遗传等特性,可为该亚科内各族属间系统发育关系和单系性的阐明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本项目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对8个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物种、1个蚜蝇亚科(Syrphinae)物种及1个缩颜蚜蝇亚科(Pipizinae)物种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定。结合Gen Bank获取的24条线粒体基因组序列(23个管蚜蝇亚科物种及1个蚜蝇亚科物种),对34条序列的组成结构、序列长度、碱基含量、蛋白编码基因、转运RNA(t RNA)基因、核糖体RNA(r RNA)基因及非编码区进行比较线粒体基因组的分析。基于所得线粒体基因组数据,选择5个数据集,2种建树方法展开系统发育研究,同时也从Gen Bank获取了部分物种的28S r RNA基因,构建进化树,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10个物种进行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完成组装、注释、比对与相关分析。2.所测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均为环状闭合双链结构,序列长度在15719bp-15965 bp之间。共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 RNA基因、2个r RNA基因及一段非编码区。3.所测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排列顺序均较为保守,与亚库巴果蝇(Drosophila yakuba Burla,1954)的基因排列方式相同。未发生基因重排现象。但基因间隔与重叠现象在各基因间较常发生。4.所测物种线粒体基因组AT含量在79.7%-81.3%之间,均显著高于GC含量,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性。5.蛋白编码基因起始子大多为标准的三联体ATN(ATA、ATT、ATG、ATC),其中COX1起始子多为CGA与CAA,ND5起始子多为GTG,ND1起始子多为TTG。大多数基因的终止子为TAA或TAG,其中COX1、ND5与ND1多以不完整的单T或TA密码子作为终止子。6.t RNA-Ser1缺失DHU臂,其余的t RNA基因均为典型的三叶草型二级结构。碱基错配现象在t RNA基因中时常发生,出现最多的错配类型为U-U错配,在所测个体中共发生44次。除此还存在U-C、A-A和A-C三种错配类型,U-C错配出现3次,A-A、A-C错配均只出现1次。7.对34个物种基于Complete mitogenomes、PCG、PCGRNA、PCG12及PCG12RNA数据集分别构建ML和BI进化树,所选物种分成3支分别为:蚜蝇亚科Syrphinae、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及缩颜蚜蝇亚科Pipizinae,10个进化树均支持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为单系群。基于28S r RNA基因构建的进化树则支持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为复系群。8.基于PCG12数据集构建的ML和BI进化树构型一致且置信度较高,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内的系统发育关系为:鼻颜蚜蝇族Rhingiini+((蜂蚜蝇族Volucellini+(短腹蚜蝇族Brachyopini+齿腿蚜蝇族Merodontini))+迷蚜蝇族Milesiini+管蚜蝇族Eritalini)。9.基于Complete mitogenomes、PCG、PCGRNA数据集构建的6个进化树均支持木蚜蝇属Xylota单独成木蚜蝇族Xylotini。基于PCG12、PCG12RNA数据集所构建的4个进化树则均不支持木蚜蝇属Xylota独立成为木蚜蝇族Xylotini,支持其划分至迷蚜蝇族Milesiini中。
其他文献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属于半翅目飞虱科,作为刺吸式农业害虫,能够吸食水稻、玉米等作物叶片汁液造成直接危害。同时,灰飞虱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给农业生产带来间接危害。新型介离子杀虫剂三氟苯嘧啶通过快速抑制乙酰胆碱诱导的离子流阻断神经信号传导而杀死害虫,是目前唯一能抑制而非激活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 ACh R)的化合物,能够高效防控各种稻飞虱。本文通过生物测定发现雌雄灰
学位
油菜菌核病是甘蓝型油菜中由核盘菌引起的常发性真菌病害。目前,对甘蓝型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手段主要是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核盘菌与植物的互作过程中会分泌草酸盐,使植物组织酸化,叶绿体类囊体腔p H降低,增加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iolaxanthin de-epoxidase,VDE)活性,降低紫黄质含量,促使ABA积累减少,导致植物气孔开放、胼胝质和ROS减少,增加植物对核盘菌的敏感性。本研究基于BnaV
学位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具有繁殖能力强、迁徙速度快、食性范围广等特点。自2019年入侵我国以来,已对多个省份的玉米生产造成危害,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是农业农村部推荐应急防控草地贪夜蛾的主要化学药剂之一,然而,部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对甲维盐已表现中等水平抗性。增效助剂的研发与应用不仅可以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且可有效减缓有害生物抗
学位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和玉米品种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等原因,导致玉米产区病虫草害如小斑病等防控难度加大,严重限制了玉米产量和品质。利用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防控玉米病害,对解决传统农药过量施用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农产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硒作为人和动物生命中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硒对植物中也具有有益的作用,在适宜的浓度条件下,可有效地提高植物的抗氧化能力
学位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化学农药的使用是其主要防治措施。叶菌唑是我国新登记的三唑类杀菌剂,可作为轮换或替代药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而目前国内登记的叶菌唑农药制剂产品仅有2个。本文以10%叶菌唑微乳剂和40%叶菌唑悬浮剂为对象,研究了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下2种叶菌唑制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真菌毒素污染的控制效果,建立了小麦植株、籽粒中叶菌唑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两
学位
2020年9月,在安徽农业大学校内发现了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一种叶斑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未发现有对此病害的相关报道。为有效防治珊瑚树叶斑病,作者对合肥市4个主要公园(包公园、合肥市植物园、泸州公园和半岛公园)和安徽农业大学园区(约0.5公顷)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这些地区种植的10万余株珊瑚树中,叶斑病的发病率达到60%。通过采样分离鉴定,经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和
学位
烟草是我国以及全球范围内主要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烟草病害也是长期制约我国烟叶产量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中烟草叶斑类病害常为我国烟叶产量带来比较严重的损失。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是一种由山扁豆生棒孢(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发病时可以严重影响烟草的质量,降低烟草的产量。目前关于该病害的防治研究较少,现有的防治措施多为单一的化学杀菌剂防治。本试验将进行防治
学位
Plants are sessile organism and are constantly affected by pathogens.Therefore,plants have evolved complex mechanisms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pathogen invasion.Transcription factors(TFs)play import
学位
蜡螟绒茧蜂(Apanteles galleriae)是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a)的重要天敌之一,其雌蜂可以将卵产于大蜡螟幼虫体内,寄生蜂整个幼虫阶段均在大蜡螟幼虫体内生长发育,将大蜡螟幼虫扼杀在进入暴食期之前,可有效扼制大蜡螟对蜂群的为害。随着人们对绿色防控的提倡,生物防治作为害虫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昆虫的挥发物在天敌昆虫定位寄主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位
本研究以砀山酥梨根际土壤线虫为切入点,选择不同树龄及不同衰弱程度砀山酥梨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利用形态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砀山酥梨根际土壤线虫种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差异,明确砀山酥梨连作对根际土壤线虫种类、群落结构及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砀山酥梨根际土壤线虫通道指数(NCR)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变小,说明梨树种植初期主要是以细菌分解为主要途径。随着树龄的增加真菌分解所占的比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