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时腺泡细胞的死亡应答是决定疾病走向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腺泡细胞坏死促进AP重症化,而凋亡能缓解其严重程度。目前,调控腺泡死亡应答的上游机制仍不明确。p53是调控细胞凋亡的重要功能蛋白,乙酰化是p53发挥正常功能所必要的翻译后修饰手段。本研究旨在观察与验证p53的乙酰化修饰是否参与AP时腺泡细胞死亡应答调控,并探讨其相关机制。内容与方法:(1)利用雨蛙肽诱导C57BL/6小鼠AP模型,观察疾病模型严重程度以及腺泡细胞坏死和凋亡的时程变化。(2)验证细胞凋亡诱导药物Compound 14对急性胰腺炎时腺泡细胞凋亡以及AP严重程度的影响。探腺泡细胞凋亡应答对AP病理生理的作用。(3)体内外研究小鼠AP病程中p53乙酰化水平与其转录活性的时程变化,验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体内外腺泡细胞p53乙酰化和转录活性的作用,以及对腺泡细胞死亡应答的影响。(4)体内外实验检测RIPK3和MLKL的磷酸化蛋白表达以及膜转移情况,验证RIPK3/MLKL坏死性凋亡通路是否参与AP时腺泡细胞的坏死。结果:(1)雨蛙肽诱导的C57BL/6小鼠AP的病理改变、腺泡细胞坏死程度以及炎症反应程度随时间逐渐加重。此过程中,胰腺组织的TUNEL阳性率处于低水平,Cle-caspase 3/8/9的表达被抑制。(2)利用凋亡诱导药物Compound 14干预可明显增加AP胰腺组织的TUNEL阳性率以及Cle-caspase 3/8/9的表达水平,同时缓解AP时腺泡细胞的坏死和炎症反应程度。(3)体内外使用雨蛙肽干预均显著下调胰腺组织或原代腺泡细胞内p53主要赖氨酸位点(Lys375、Lys 370和Lys 305)的乙酰化和总p53蛋白的水平,p53转录靶基因蛋白Puma和Fas的表达也明显下调;同时α-tubulin的乙酰化被抑制。雨蛙肽刺激体外原代腺泡细胞导致p53转录水平降低。(4)TSA干预能明显提升体内外雨蛙肽刺激时腺泡细胞的总p53的蛋白水平以及Lys375、Lys 370和Lys 305位点的乙酰化水平,同时提升p53的转录活性和其靶基因Puma和Fas的蛋白水平;TSA干预亦能显著增强腺泡细胞凋亡,同时也能明显缓解AP胰腺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5)胰腺组织RIPK3和MLKL的磷酸化蛋白和总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诱导AP后均显著下调。雨蛙肽刺激原代腺泡细胞并不改变RIPK3和MLKL的磷酸化水平;同时,雨蛙肽刺激并不影响原代腺泡细胞膜蛋白中P-MLKL、MLKL(N端)、MLKL(C端)以及RIPK3的水平。RIPK1抑制剂Necrostatin也不影响雨蛙肽干预条件下原代腺泡细胞RIPK3和MLKL的磷酸化水平,以及细胞ATP含量。结论:(1)雨蛙肽诱导小鼠AP时,腺泡细胞的凋亡信号通路处于沉默状态,药物诱导腺泡细胞凋亡可缓解其坏死和AP的炎症反应。(2)雨蛙肽诱导小鼠AP时,p53的乙酰化水平被抑制,导致腺泡细胞p53/Puma/Fas凋亡通路的失活。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可恢复p53乙酰化和转录活性,并通过激活p53凋亡通路缓解AP腺泡细胞坏死和胰腺炎症反应。(3)RIPK3和MLKL可能不参与雨蛙肽诱导小鼠AP时腺泡细胞的坏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