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增强,近年来使用专门的场地器材设备、在专门的竞赛规则指导下针对少年儿童开展的“小篮球”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中国篮协自2017年重启“小篮球发展计划”,不仅助推了篮球运动走进少年儿童的生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而且拓宽了中国篮球后备人才的选拔渠道。社会培训机构作为小篮球发展计划的三个支柱之一,逐渐成为我国篮球运动教育培训和国家篮球储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其中,青少年篮球俱乐部作为青少年篮球社会培训的主要场所,是小篮球计划“体社结合”方针的实施主体。因此,对其发展状况和模式的研究对“小篮球”发展计划的推进,促进俱乐部在篮球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其健康长远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并结合“小篮球计划”和相关政策支持及其经营模式等微观层面,对青少年篮球俱乐部进行PEST分析和SWOT分析,对其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和重建。研究结果:1)通过对山东地区青少年篮球俱乐部教练员和相关经营人员的访谈,发现“小篮球发展计划”的实施、小篮球联赛开展和中国篮球协会对于篮球教练员的培训,对于青少年篮球俱乐部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推动作用。2)大部分篮球俱乐部的篮球培训教练对“小篮球计划”有一定的认识,大部分俱乐部有推举学员参加“小篮球联赛”的通道。3)通过对山东地区篮球俱乐部学员的调查问卷得知,目前山东地区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在山东各市均有分布,并且大多数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已经获得一定的市场认可度。其经营模式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学员数量和品牌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2)青少年篮球俱乐部是“小篮球”培训的主力,也是补充校园篮球教育、开展定制化针对性训练的重要力量,也是向小篮球联赛选拔输送优秀选手的重要途径。3)从俱乐部的发展模式上来看,大多数俱乐部处于初级阶段,集团化、标准化的篮球俱乐部还较少,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针对青少年篮球俱乐部的发展,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依托国家篮球人才储备计划,主动融入“小篮球计划”的“体社结合”实施方针,选拔有潜力的学员参加“小篮球联赛”。2)扩宽经营思路,强化品牌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拓展辐射范围,同时加强宣传,扩大招生规模。3)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提高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市郊、女性篮球培训市场的开发,加强硬件条件的建设和现有场馆的升级改造,完善培训课程。4)提高青少年篮球教练员的授课水平,将针对“小篮球”的教练培训纳入到日常的教练培训当中。落实“体教结合”,使学校和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补充学校体育教育的不足,共同助力篮球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