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支撑国家经济的重大战略设施。随着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正式印发,越来越多的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将要修建,但以往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主的铁路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在《规划》中国家大力鼓励支持地方政府广泛吸引包括民间投资、外资等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铁路投资建设。这表明政府财政在高铁建设中占比将下降,社会资本则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PPP模式是社会资本进入高铁投资建设运营的主要方式。但PPP模式建设的高铁项目通常具有融资结构较复杂、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与方较多等特点,风险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且PPP模式在国内推行时间过短,社会资本方对于高铁PPP项目风险管理能力和经验尚都有所欠缺,造成高铁PPP项目风险管理的严重不足。风险管理水平决定了 PPP项目是否能够融成功,如何识别、评价、分担、控制高铁PPP项目的风险,是事关高铁项目成败的关键。本论文旨在以PPP项目模式理论和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高铁PPP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对应的建议,并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议。文章首先对高铁项目的风险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随后深化了风险管理的过程,在风险识别环节,通过文献分析法对高铁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初步识别,再通过专家评审法对风险项进行评审,整理后得出了最终风险清单。接着,将风险因素分为三个等级,使用风险矩阵法对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再参考已有案例和文献资料,制定了风险应对方案,并加强了风险监控策略。最后,结合国外的管理经验,从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外部监控两个方面对我国铁路PPP项目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企业内部,企业需要优化风险管理组织,健全风险的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各种的风险管理手段来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水平。企业外部,需要督促政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市场的考察,了解市场的动向,是保证企业盈利的手段。通过对高铁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旨在解决我国高铁建设资金缺口问题、优化企业风险管理流程、提升高铁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可操作性、提高私营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从而让企业能够提高高铁PPP项目风险的管理能力,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