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调督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经验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庞勇教授益肾调督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经验,分析、观察益肾调督针法机制和临床疗效,探讨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规律。   方法:分析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探讨益肾调督针法的理论依据和思路。根据益肾调督针法实验研究,观察其对理化指标的影响,总结其作用机制。掌握益肾调督针法的操作,观察益肾调督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结果:①根据病情轻重诊断标准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改善(P<0.01),且治疗后组间比较也有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而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积分减少幅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测定积分均显著上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积分上升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益肾调督针法是导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其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验依据,本课题的研究表明,益肾调督针法是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优选方案之一,且较一般针法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于1817年,英国的一名叫做Jame Parkinson的医生进行了首次报道及临床描述。它一般都是隐性发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