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国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对耕地资源进行的改造,实质就是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目前尚无公认的内涵,一般认为高标准农田应该包括“设施完善,土质肥沃”的内在因素和“节水高效,生态环保”的外在目标。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技术含量还不高,多数是进行土地平整,或渠道防渗衬砌及渠系建筑物的配套,并没有在技术上更上一个台阶,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此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技术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为基础,以江都市丁沟镇黄花片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背景,研究了自流灌区斗农渠低压管道输水系统设计、田间排涝降渍暗管系统设计和生态型排水沟设计。在自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系统设计中,研究了以低压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的相关技术,并对二者进行经济比较,结果表明,在灌溉效益相同时,低压配水管道的成本费用小于U型防渗衬砌渠道的成本费用,且从长远来看,土地资源作为稀缺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较大升值空间,因此,有水头富余的情况下,以低压输水管道代替渠道输水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田间排涝降渍暗管系统设计中,提出一种兼具降渍和排涝功能的暗管排水系统,经济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的明沟排水系统和明沟与暗管结合的排水系统相比,排涝降渍暗管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是具有明显的节地效益,且节省日常维护管理成本;生态型排水沟设计主要针对灌区生态型斗沟设计方法开展研究,对生态型排水沟断面结构设计、缓冲带设计、植物配置设计以及控制运用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际的应用。本文研究成果对类似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