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ST模拟的天津地区中庭空间被动式生态策略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k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庭,因其丰富的空间形态、优越的采光条件以及对自然元素的引用,在现代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但由于该空间的特殊性,使中庭热环境的设计与控制相较于普通建筑空间更为复杂,其能耗状况也引起更多设计师及业主的重视。目前,虽然针对建筑中庭被动式生态设计的相关研究较多,但缺乏从空间形态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同时,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者普遍缺乏量化辅助设计手段,导致中庭建筑热环境效果较差,中庭空间的被动式生态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因此,本课题对中庭热环境被动式生态设计进行探讨,是以空间形态为出发点,同时使用量化辅助手段开展研究。本文通过定量化的数值模拟分析,对中庭空间的生态节能效果进行量化研究,为中庭空间提供定量化的设计和选型依据,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的构架中实现天津地区中庭热环境的被动式生态设计。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庭及被动式生态设计的相关概念,对建筑中庭热环境的物理模型进行阐述,分析中庭空间的热过程,讨论中庭热环境与被动式生态设计的相互关系。其次,对天津地区部分中庭建筑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庭空间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接着对有关被动式生态设计的国内外案例进行研究,并按照中庭空间设计影响因素对相关案例进行归纳与总结,从中提取基本的平面几何形态,为下文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图形支持。最后,给出中庭热环境在DeST中的具体实现办法,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中庭空间进行量化分析,以天津地区为例,确定该地区建筑的中庭朝向、中庭的平面形式以及中庭的平面尺度,系统总结了基于中庭空间设计有关热环境的被动式生态设计策略。本课题将被动式生态理念与建筑中庭空间设计相结合,同时运用DeST软件进行分析,从建筑中庭朝向、平面形式以及平面尺度三个方面,为中庭空间设计提供依据,丰富了中庭空间被动式生态设计的相关理论,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津地区中庭空间的被动式生态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其他文献
在城市居民对居住的基本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社会交往的要求等;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原有的"单位社区"将不复存在,城市居民以
小城镇的崛起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介于城乡之间的小城镇成为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和联系的纽带。我国自然环境多样,民族众多,传统
民居是建筑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作为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历经数百年的沧桑,至今仍然是北京旧城内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之一.北京四合院建筑风格质朴,院落布局有序,它不仅是构成北
住区建设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住区交通体系作为构成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协调居民出行需求、形成良好交通环境、保障住区环境质
道教建筑随道教的形成而出现,并随宗教礼仪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而逐步完备。中国的道教建筑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世俗建筑的形式,亦为世俗建筑提供和积累不少新颖设计、布局、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环境对高新区来讲,是保持高新区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必要的宏观背景。在高新区内,应使环境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以更好的适应高新区创新氛围,有利于知识信息的
城中村问题是每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城市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广州这类城市化进程飞速而又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城市,城中村的历史建筑保护问题尤显严峻.作者结合广州市黄埔村历史
城市规划实施监控,与城市规划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一道,属于城市规划行政的基本工作内容.19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内地各城市均建立了城市规划实施监控队伍,
水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资源,支撑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水体公园是以水立园,包含一定比重的滨水区域,担负完整职能的城市公园。量化上,公园总面积不小于10公顷,且成片面
租界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的形成反映了城市的历史轨迹的演变与发展。租界建筑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逐渐成为城市特色与魅力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租界区也在发生着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