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的城市改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入大规模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从先期的城区扩容到拆迁旧居、兴建商圈,再到地域文化建筑的抢救性保护,我们看见了20年的风云变幻,看见了城市改造过程中的冲突、妥协。田子坊是上海城市改造的代表性园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它由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寻常里弄,到现今闻名海内外的城市创意名片,给其他城市或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借鉴意义。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涉及到政府、商业资本、本地居民等各群体的利益,而大众传媒在其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对现代传媒的研究中,存在政治经济的途径和文化的途径,而这两种研究路径往往显现出对立的关系,使人忽略掉新闻生产分析这一视角。但在新闻生产这个节点上,可以观察到许多社会现实——要回答选择什么作为新闻、如何报道这些新闻这样的问题,不同的新闻来源、新闻记者、新闻机构的组织形式,还有专业主义、市场和文化传统各有不同的诉求之间的角力和协商,都会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展开。笔者搜集了2000——2010十年间关于田子坊的新闻报道,以上海本地的纸质媒体为主,对这些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式研究,并辅以对相关报道的采写记者、把关编辑、新闻当事人的采访,试图对这些新闻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展现外部政治经济力量、编辑部内部规章、新闻专业精神等控制因素的影响,并在结语部分对媒体所应承载的社会责任进行反思。此外,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纬度切入:一是历史过程分析,即通过历时态的分析看各种控制因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二是生产过程分析,即通过新闻生产从消息源到采访、写作、编辑以及发布过程的分析来看各种要素的控制特征。